古语有云:"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难测,世间最毒的不是虎狼之兽,而是人心之恶。拿捏一个人,不在表面的争斗,而在无形的心理战。真正高明的手段,往往不着痕迹,却能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被掌控。本文就为大家道出那些不为人知的心理拿捏之术,非心软之人方可细看。

01 给予希望,再慢慢收回

人能忍受绝望,却经不起希望的反复给予与剥夺。

古时候,商纣王发明了"炮烙之刑",将铜柱烧红,让犯人在上面行走。最残忍的不是烫伤本身,而是在铜柱上撒了一层薄灰,让犯人误以为可以安全通过,给予希望,然后再让希望破灭。



诸葛亮七擒孟获,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每次都放他回去,给他东山再起的希望,然后再次击败他。到第七次,孟获已经心理崩溃,彻底臣服。这便是"欲擒故纵"的心理战术。

李白曾在《将进酒》中写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人之所以能挺过艰难困苦,正是因为心中有希望。而拿捏一个人最狠的方式,就是让他看到希望,却永远无法真正抓住。

给人希望,比给人绝望更可怕,因为绝望让人放弃,希望却让人痛苦地坚持。

02 制造依赖,再逐渐冷落

人一旦习惯依赖,便失去了独立生存的能力。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后灭吴,却不杀吴王夫差。而是给他锦衣玉食,让他养尊处优,然后突然断绝一切供给,让他无法适应,最终自尽而亡。这就是"养废"之计。

孔子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反过来说,如果要让一个人彻底被你拿捏,就要让他只会吃鱼,不会捕鱼。



宋朝大文豪苏东坡曾经历过政治起伏,他在《定风波》中写道:"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能达到这种心境,正是因为他明白不能依赖外物和他人。

人最害怕的不是从未拥有,而是曾经拥有后失去;不是从未依赖,而是依赖后被抛弃。

03 表面赞美,暗中否定

语言是最锋利的刀,能在不留痕迹的情况下刺入人心。

春秋时期的晏子矮小,但智慧过人。一次出使楚国,楚王故意在狗洞旁迎接他说:"齐国没人了吗,派一个矮子来?"晏子不卑不亢地回答:"齐国派人是看国家大小,不是看洞口大小。"这个故事展示了言语羞辱的力量,以及如何应对。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秦国丞相李斯对异见者采用"口蜜腹剑"之术,表面恭维,暗中使坏。这种手段比直接反对更具杀伤力,因为人往往防不胜防。

韩非子说过:"巧言令色,鲜矣仁。"那些表面赞美实则暗藏机锋的言辞,往往最能扰乱人心。

表面的刀看得见,能躲得开;语言的刀看不见,防不胜防。最伤人的,往往是那些包裹在赞美里的贬低。

结语

老话说得好:"伤人一语,如刀千刀。"拿捏一个人的招数虽多,但真正的智者,不是去学习如何拿捏别人,而是学会如何不被拿捏。

孟子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做人光明磊落,以诚相待,自然远离被拿捏的命运。

知晓这些手段,不是为了去伤害他人,而是为了保护自己不被这些手段所伤。愿每个人心怀善念,不用这些手段害人,也不被这些手段所害。

传递智慧,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