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这部电影堪称是分享会有史以来发过的最差的一部。有多差呢,前段时间上映的新版《白雪公主》在IMDB开分2.1,触发了IMDB的评分保护机制(暂时不显示评分),而山寨版的《白雪公主与七武士》尚且3.2分,被网友戏称山寨战胜了正版。而今天的这部也仅比《白雪公主》强上一点点,它就是IMDB2.5分的“史诗”科幻大片——《美国正在下沉》,被网友调侃“只有译名值五星”。



光看片名还以为是什么政治隐喻大片,结果发现它真的就是字面意思——北美大陆因为冰川融化、海啸地震而物理性下沉。导演马里奥·N·博纳辛可能想复制《2012》的末日狂欢,但最终呈现的却是一部连“B级片趣味”都算不上的廉价灾难流水账。


剧情简单到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冰川融化导致洪水、断层松动引发地震和海啸,科学家们忙着挖污水坑试图拯救世界。听起来像是环保宣传片混搭地质学科普,但电影既没有科学严谨性,也没有灾难片的视觉冲击力,只剩下满屏尴尬的特效和逻辑崩坏的剧情。


首先,这部电影最大的硬伤就是特效廉价到让人出戏。号称“北美下沉”的灾难场面,实际呈现的效果像是用早期版本的After Effects模板拼凑出来的。海啸场景的水体模拟像是90年代电子游戏的过场动画,地震时大楼倒塌的物理引擎仿佛卡顿的网页小游戏。



最可笑的是“科学家建造污水坑”这一核心设定,画面里几个演员围着像是儿童沙坑的土堆指指点点,配上严肃的台词,荒诞感直接拉满。豆瓣网友的短评一针见血:“每一分钟都能看出来这是个成本极低的作品”。


其次,角色塑造堪称灾难中的灾难。约翰尼·帕卡和迈克尔·帕雷饰演的科学家团队,台词像是直接从百科里复制粘贴的,全程板着脸念术语,毫无人物弧光。林赛·玛丽·威尔逊的角色本可以是人性化的切入点,却被写成只会尖叫和跌倒的灾难片标配“拖油瓶”。


剧本的问题同样致命。电影试图探讨气候变化议题,但表达方式幼稚得像中学环保社团的宣传片。冰川融化的“元凶”被简化为几句口号式的谴责,而所谓“污水坑平衡水位”的解决方案,既无科学依据也缺乏视觉说服力。


更荒谬的是时间线的混乱:北美大陆从开始下沉到濒临毁灭似乎只过了三天,科学家却能在期间横跨多个州部署工程,仿佛全员会瞬移。相比之下,《后天》至少用扎实的气象学理论支撑剧情,而本片连伪科学都懒得编圆。


作为一部灾难类型片,《美国正在下沉》甚至没做好最基本的娱乐性。它的灾难场景缺乏《2012》那种“明知扯淡但看得爽”的狂欢感,也没有《釜山行》用狭窄空间营造的窒息张力。



当然,非要找亮点的话,片名《美国正在下沉》确实是个不错的营销噱头。或许主创的本意是打造一部警世寓言,但成品更像是对灾难片类型的反向解构——通过展示所有烂俗套路能有多烂,意外达成了后现代反讽。可惜这种“行为艺术”需要观众付出83分钟的生命代价,实在得不偿失。


总而言之,这部电影证明了即便到了现在,依然有人能把“天崩地裂”拍得如此乏味。它唯一的贡献,或许是让观众更加珍惜那些真正优秀的灾难片——毕竟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美国正在下沉》2023

导演: 马里奥·N·博纳辛
编剧: 耶利米·克罗瑟斯史蒂夫·杜赛特

主演: 约翰尼·帕卡 / 迈克尔·帕雷

豆瓣--IMDb2.5

好消息为感谢影迷长期以来的支持,特推出千余种商品,几百种精选图书,粉丝超惠选择,不妨逛一逛吧!件件亲测,七天无理由退货!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点个赞”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