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5广汽科技日以安全为主题,多家车企竞相强调安全是底线
中国基金报记者 邱德坤
“作为车企,我们不能只谈体验,却忽略安全。”在4月12日晚间召开的2025广汽科技日上,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表示,体验可以交给用户定义,但安全必须由车企定义。
近期,安全成为汽车行业的核心话题之一。2025广汽科技日以安全为主题,并且首次公开了 “广汽星灵安全守护体系”。
记者在现场注意到,多名广汽集团高管为了展现“安全融入每一个广汽人血液”的决心,相继从智驾、电池、芯片、底盘等汽车细分领域,呈现了广汽集团在安全方面的最新科技成果。
广汽研究院院长吴坚表示,广汽集团的L3级别自动驾驶能力不是演示版,不是实验室里的PPT,而是拿到了实打实的法规许可,具备“出事了我兜底”的能力。
从L2向L3级别迈进
用户对安全的底层需求发生质变
“大家知道现在汽车行业最火的话题是什么吗?”2025广汽科技日一开场,冯兴亚就向在场观众抛出了前述问题,随后与众多观众一同回应是“智驾”。
来源:中国基金报记者邱德坤拍摄
中国汽车行业的智能化发展进入关键阶段,正在从L2级别的智能辅助驾驶,向L3甚至是L4级别的自动驾驶方向迈进。数据显示,当前中国乘用车市场的L2级别智驾新车渗透率接近60%,2030年L2级别以上的智驾市场渗透率有望达到90%。
“离开安全谈智驾,就是本末倒置。”冯兴亚随即话锋一转称,跨过“L2级别智能辅助驾驶”到“L3级别自动驾驶”的分水岭,不是简单的技术升级,而是从“人机共驾”到“系统主导”的责任交接,用户对安全的底层需求发生了质变。
来源:中国基金报记者邱德坤拍摄
近期,广汽集团工作人员前往街头随机采访了多名消费者,重点询问其当前购车最关心什么。广汽集团在本次活动现场播放的视频显示,多名受访者称“首先是安全,其次是智驾”。
在冯兴亚看来,这不仅对车企的智驾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对车企能否搭建更为可靠的安全架构,以及提升处理各种突发风险的能力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面对汽车行业的上述发展趋势,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在2月联合发布通知,要求车企明确智驾功能的边界,规范宣传用语,并强化安全设计等。
目前,国内仅有广汽集团等7家车企获得了首批L3级别自动驾驶准入试点资格。 广汽集团方面称,2025年第四季度,公司的L3级别自动驾驶车型将上市销售。
那么,面向L3级别自动驾驶时代,广汽集团如何进一步提升汽车安全?
“人是放在首位的。”冯兴亚表示,从1997年成立以来,广汽集团对于汽车安全的态度,从来都不只是作为一项配置,而是必须坚守的底线。
首次公开“广汽星灵安全守护体系”
广汽集团提出体系化安全的观点
2025广汽科技日的主角是“广汽星灵安全守护体系”。冯兴亚表示,该体系的特点是“三个全”,即全链路的安全研发体系、全域安全技术和全时安全保障。
吴坚介绍,广汽集团打造的“广汽星灵安全守护体系”,主要由L3级别高阶智驾技术、智能底盘技术、主被动融合安全技术,以及严苛的电池安全技术等四大部分组成。
来源:广汽集团
同时,广汽昊铂品牌焕新后首款旗舰产品——昊铂HL,成为广汽集团展现“广汽星灵安全守护体系”成效的重要载体。
广汽昊铂首席执行官马海洋表示,在广汽集团体系化安全标准下,昊铂HL以“碰撞安全+智驾安全+夜间安全+电池安全+细节安全”等五大维度打造“安全港湾”。
其中,昊铂HL的智驾安全体现在搭载了广汽集团全新的GSD高阶智驾,全系标配激光雷达与Orin-X芯片等智能硬件,融合端到端大模型算法,实现无图领航,全场景覆盖率超99%。
同时,昊铂HL的电池安全体现在采用“阻热—耐热—防火”三重防护体系,三元方壳电池搭载热蔓延抑制技术,配合超稳电极界面和云端电池管理系统,实现毫秒级风险预警。
“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生产环节复杂,失效点众多,任何一家车企都无法100%保证电芯永远不会出问题。”吴坚表示,广汽集团决定在电芯安全之外,再设一道保险,于是自主研发了弹匣电池被动防护技术。
据悉,广汽集团的弹匣电池被动防护技术,是将电池包分割成若干个独立的防护舱,每一个舱位之间都加入隔热和吸热的材料。一旦某个电芯热失控,热量会被锁定在单个舱内,吸热材料迅速降温防止热蔓延,阻断连锁反应。
图:广汽集团弹匣电池 来源:广汽集团
联手中兴通讯、华虹半导体
打造汽车芯片安全可控体系
2025广汽科技日的安全主题,包含打造安全可控的核心零部件供应链,其中安全可控的车规级芯片是重点。
“芯片已成为智能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广汽研究院副院长梁伟强表示,汽车产业已经进入以“智能化”为核心的下半场,而智能化的持续迭代需要高性能芯片的支撑。
对此,广汽集团在2025广汽科技日上发布了12款汽车芯片,构建起汽车芯片产品矩阵,覆盖计算、控制、电源、驱动、传感、模拟等全领域,合作方包含中兴通讯、仁芯科技、杰华特、鸿翼芯等。
来源:广汽集团
其中,广汽集团与中兴通讯联合定义的G-C01芯片,成为行业首款多核异构、多域融合的中央计算处理芯片。梁伟强介绍,G-C01芯片采用MPU+MCU多核异构设计,满足最高功能的安全等级。
同时,广汽集团发起了汽车芯片应用生态共建计划,倡议全行业共同攻关汽车芯片难题,共建汽车芯片生态圈。
记者在现场看到,参与上述共建计划的知名企业,包含中兴通讯、地平线、华虹半导体、粤芯半导体、芯联集成、裕太微电子、瑞芯微等。
来源:中国基金报记者邱德坤拍摄
梁伟强表示,广汽集团在发起上述共建计划后将采取四大举措。
具体来看,一是广汽集团将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快攻关汽车领域高性能、高安全的芯片产品。
二是广汽集团将打造“整车—控制器—芯片”端到端联动验证平台,充分发挥链主作用,为芯片企业提供原型开发平台,支持芯片快速验证,大幅降低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
三是广汽集团将实施“一芯多源”策略,通过操作系统、软硬件接口、软件算法、关键需求等4个方面的平台化,实现1类芯片多种解决方案,让更多合作伙伴参与生态共建。
四是广汽集团将深化芯片领域的投资合作。目前,广汽集团投资了23家半导体企业,累计投资金额超过21亿元。梁伟强表示,未来,广汽集团将持续加大投资力度,支持芯片创新成果的加速落地。
校对:王玥
编辑:小茉
审核:许闻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