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老白第74篇原创笔记
前言
周五,收到群发的电子请柬:
诚挚邀请您于本周日参加孩子百日宴。
同事问:“老白,你去吗?红包多少合适?”
我淡淡说:“周日我有事,不去。”
同事看到我顺手把发请柬的人拉黑时,当场呆立,一脸震惊。
在我看来:单位里,与其把虚假的热情做成面具,不如用真实的冷漠保护自己。
01 有来有往才是人情,否则就是伤感情
8年前,单位招聘了很多90-95年龄段的新人,发请柬的同事也是其中之一。
后来,新人们陆续结婚生子。
第一个小伙发结婚请柬时,其他人也曾问过我红包金额。
我的答案是500,一视同仁,但他们可以视自己情况决定。
如今,当年的新人都已离职走人,我对着这10年的额外支出黯然伤神。
说心里话,我难过并非因为送出去的钱收不回来,而是曾经的友好,分开之后逐渐消失于无形。
曾仕强先生说:
“中国人最怕欠人情,因为欠人情是一种心理负担,很难偿还。”
但现实是,有来有往的才是人情,只出不进或只进不出的关系,都会伤感情。
02 关系不到位时,请柬只是负担
言归正传,我拉黑那位同事,根本原因在于:
本来就是普通同事关系,又只提前2天发请柬,毫无诚意。
他不担心我难受,我为什么要担心他难堪?
我和他不在同一部门,工作中很少接触,生活中更是形同陌路。
前几年,他结婚时也群发了请柬,我没去,但包了300元请同事转达。
按照习俗,礼到人不到,至少应该回一个小礼盒,但是,他并没有。
我觉得,要么就是没把我当回事,要么就是不懂礼数,以后没必要接触。
网上有个观点:成年人的断交,从约不出来开始。
其实,关系不到位,邀请本身就是一种冒昧。更何况,自己失礼在先,就别指望别人回馈善意。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谁天生亏欠谁。同事不是亲戚,摆酒时,来是情分,不来才是本分。
03 做不了朋友的同事,就保持距离
越来越多的人明白一个道理:
永远不要把同事当朋友。
我也一样,但人毕竟是有感情的动物,单位里朝夕相处,总会遇到合拍的同频者。所以,我区分同事和朋友的标准就是:
是否愿意请到家里做客?
被我拉黑的同事显然不在此列,所以,根本不会有心理负担。
之前和家人聊起过这类话题,我父亲说:“莫欺少年穷,别人比你年轻,将来成就比你高时,你怎么面对?”
而我的看法是:
我不愿欠人情,自然也不想被别人占便宜;
如果别人以此打压我,只能说明他格局小;
保持距离,才是最舒服的同事关系。
写在最后
有一类人,在我们身边并不少见。
他们对外人友善,却对亲近的人计较,被称为“外热内冷”。
年过40,我觉得,我们更应该做一种“外冷内热”的人,即:
心中有爱,眼里有光;但脸上,要有拒人千里之外的风霜。
共勉~
感谢你读到这里,想必我的文字让你有所感触。
欢迎你点个关注,让老白有机会见证你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