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通化市积极开展人参非遗挖掘保护和人参文化题材文艺作品创作展演,以群众文化和非遗工作助力人参产业振兴,各项工作蓬勃发展。
截至目前,通化市共有人参和人参相关非遗代表性项目26项,人参炮制技艺(国家级)、长白山老把头节(省级)、长白山民歌(省级)、人参之路传说(市级)、长白山人参宴烹饪技艺(市级)、长白山传统人参鸡汤制作技艺(市级)等一大批具有地域特征、人文特点、产业特色的人参非遗项目被列入国家、省、市非遗保护名录。
以人参文化为题材,通化市创作编排了大型原创音舞舞蹈史诗剧《人参之路》,还以文艺创作赋予人参文化新的时代内涵,拍摄了音乐电视《最美人参花》,创作编排了情景报告诗《参情相约》,创作并推出了情景表演唱《长白山放山谣》,诗赋《长白山老把头赋》,女声小合唱《故乡的人参花》《赞歌》等舞台文艺作品,先后在通化市春晚、吉林省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吉林省群众大合唱展演、通化市文旅域外推介等舞台上演出。这些作品体现了一代代采参人和长白山区拓荒者的开拓精神,呈现了从长白山神老把头、长白山采参习俗等人参文化,到中国古代东北边疆少数民族文化、萨满文化、闯关东文化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通化人参的地域文化名片。
通化市群众艺术馆馆长、通化市非遗中心主任周炎表示,作为全市群众文化和非遗工作的引领示范中心、创作辅导中心和理论研究中心,通化市群众艺术馆(通化市非遗中心)将继续依托“文艺、文学、美术”三大业务板块,围绕“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创作展演文艺精品、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和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项主责主业,积极搭建“演出、培训、展览”三大服务平台,积极开展人参非遗挖掘保护和人参文化题材文艺作品创作展演,加大人参文化题材文艺作品创作,用《人参之路》等一批有情怀和温度的文艺作品,通过群众文化和非遗工作助力人参产业振兴。
记者:宋晓林
主审 | 王远洋 审核 | 李蕴涵 编辑 | 李育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