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以劳动和技能竞赛贯通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资金链(引题)
上海浦东持续提亮全国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品牌(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裴龙翔
一场上海浦东新区总工会主办的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竞赛,不仅吸引了国内8个省市的参与,还有法国、马来西亚等地的共162支团队参与比拼。赛事设置了三条赛道,各团队将人工智能与工农业、医疗、交通、金融等行业的多个应用领域深入结合。竞赛的效应还不止于此,所有入围决赛的项目都纳入国有资本基金的投资储备库,直接进入项目立项尽职调查阶段。浦东新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服务联盟(筹)和孵化加速基地也由竞赛组委会成立。
记者日前从浦东新区总工会了解到,2024年,这样推动与资金、产业链企业、政府政策、人才、创新有效贯通的劳动和技能竞赛在浦东已有2200项,并实现优质竞赛成果项目化落地。2025年浦东新区总工会新一年度全国引领性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已经启动,将持续加快提升竞赛体系建设、平台建设和机制建设能级,区重点赛事项目中,1/3以上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关系密切。
浦东新区总工会依托国家战略集中承载地优势,多年来不断优化完善浦东全国引领性竞赛体系。据介绍,该新区总工会瞄准“五高”发力:“高能级硬核产业”对标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高水平法治保障”紧扣自贸区制度型开放要求,“高质量项目建设”践行人民城市理念、“高效能社会治理”着眼治理能力现代化、“高品质公共服务”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坚持与落实国家战略深度融合,不断彰显品牌竞赛的引领性。
竞赛要成为助推产业生态持续向好的一环,为此该新区总工会坚持联盟化运作,产业链办赛。着眼“产、学、研、用、金、人”等关键要素,联动17家区职能部门,链接30家行业协会、高等院校、领军企业、创投机构等高能级合作伙伴,整合6家重点开发区和32家特色产业园区,不断优化竞赛朋友圈生态。部分赛事还全程邀请投创机构、金融机构参与,促进人才发现、促进行业交流、促进项目投创、促进应用推广。
以其主办的长三角集成电路技能竞赛为例,2024年度的大赛致力于打造多层次、立体化赛事,设置双硬核赛道:“芯”百科知识竞赛(个人赛)和集成电路应用开发职业技能竞赛(企业组三人团队赛)。在大赛的整体进程中,通过线上实务培训、管理培训、现场比武、专家指导、行业报告学习等各种渠道途径,深化参赛选手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应用与实操,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赛先后在上海、西安、南京等多座城市举办集成电路人才对接会,32家张江科学城企业联动组团提供1100余个岗位,50多家高校参与,精准助力人才、企业“双向奔赴”,有力促进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就业。此外,张江高科特别为两大赛道获奖选手准备了总额约230万元的物业办公空间及保障性租赁住房奖励,以务实的方式助力企业和人才成长。
吸引更多职工参与其中的,还有浦东工会探索推进的“训赛证用”一体推进模式。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实践,该新区总工会深化“训赛融合”,对标职业资格与职业技能认定要求,引导职工实战实训、磨炼技能;推进“赛证一体”,探索实行“一赛两证”工作机制(人社部门认定的职工技能等级证书和高等级行业协会认定的职业资格证书),扩大职工职业认证、技能晋升,2024年发放证书1216张。探索“以赛兴业”,助力国资进一步发挥好创投领投作用,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优秀竞赛成果应用转化。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