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25年大阪·关西世博会开幕仅剩1天,本应是万事俱备、只待开门迎客的时刻,可如今却状况百出,尤其是安全问题,让各方忧心忡忡。其中,最为瞩目的焦点便是场馆所在地曾是填埋场,甲烷爆炸风险如高悬之剑,令这场盛会的开场就充满阴霾。
大阪世博会选址于人工岛梦洲,这里在过去是填埋场,大量建筑废弃物和生活深埋地下。经过长期发酵,不断向外释放沼气,主要成分就是甲烷 。就在本月6号,世博会现场检测出甲烷气体浓度过高,甚至达到“一点火就会发生爆炸”的危险程度。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次检测并非官方主动进行,而是大阪一位曾做过消防员的市议员自己拿着仪器去测的,世博会官方在此之前竟毫无准备,既无测试计划,也无应急预案。
其实,甲烷隐患并非首次出现。去年3月,会场施工时,地下产生的沼气就被焊接设备的火花点燃引发爆炸,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造成了约100平的地面受损。当时官方对会场内260个地点实施检测,在展出场馆区的4个地点也检出了甲烷。尽管采取了一些措施,可如今开幕在即,隐患仍未彻底消除,这无疑让民众难以安心。
面对这一情况,大阪府知事紧急出面安抚民心,表示沼气比空气轻,不会一直在场地里累积,只要好好进行自然通风就不会有问题。然而,民众对此并不买账。毕竟,安全无小事,尤其是在这样的世界级盛会中,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引发严重后果。去年的爆炸事故还历历在目,如今又出现同样问题,怎能不让人担忧?而且,仅靠自然通风来解决甲烷问题,是否足够有效和安全,也令人怀疑。
除了甲烷爆炸风险,大阪世博会的场馆建设也问题不断。其标志性建筑“RING”曾被认证为“全球最大木制建筑”,采用日本传统寺庙技法结合现代工艺打造,周长约2公里,宽30米,高12至20米,游客本可登上屋顶360度俯瞰会场风光,远眺大阪湾壮丽景色。但现实却很残酷,由于受到强风巨浪侵袭,接触海水的护墙已出现局部崩塌。媒体报道称,内侧约500米长的护墙中有120米被侵蚀,外侧600米护墙被侵蚀了480米。防护墙作为保护建筑主体的重要设施,在开幕前就出现如此严重的损坏,实在难以让人对建筑主体的安全性放心。按照这样的损坏速度,“RING”建筑主体未来是否会受到更大影响,甚至崩塌,都成为人们心中的担忧。
场馆建设进度也严重滞后。日媒上个月透露,3月初会场建设完工率还不到20% 。直到本周,部分场馆仍在施工,如印度馆。在距离开幕仅剩1天的情况下,仍有场馆未完工,这不仅影响了场馆的展示效果和使用功能,也让人对大阪世博会能否按时、顺利开幕产生了质疑。
场馆内的设施也存在问题。近日媒体爆料,场馆内的儿童厕所不分男女也没有隔板,引发广泛争议。虽说有人认为孩子们幼儿园厕所也是如此设计,但大多数人觉得,在世界级场馆中,这样的设计完全没有考虑孩子的隐私,实在难以理解。再加上此前日网盛传建造厕所花费2亿日元,使得世博会的厕所成为敏感话题,即便官方辟谣,舆论的质疑声也并未平息。
此外,大阪世博会的预售票销售情况也不理想,仅卖出7成。原定1400万张预售门票,目前只售出1000万张,很难达成预售目标。这反映出外界对此次世博会的兴趣不高,而预算问题和各种负面新闻无疑让情况雪上加霜,甚至日本国内也出现了“取消世博会”的声音 。
如今,大阪世博会开幕在即,尽管官方表示会增加对甲烷浓度的检测频率,改进相关设施的通风措施,努力保障会场安全,但这些举措能否真正消除隐患,让民众放心,还有待时间检验。而场馆建设、设施问题以及门票销售等方面的困境,也都需要在短时间内找到妥善的解决办法。这场本该展示未来社会构想和各国独特文化的世界级盛会,在倒计时1天的关键时刻,却因种种问题陷入舆论漩涡,未来6个月的展期内,大阪世博会究竟能否克服重重困难,为全球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还是会状况不断,成为人们口中的反面案例,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