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作为最早引入合资的中国汽车企业,一度也是中国最赚钱的车企,而随着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在众多国企面临着转型难题的时候,上汽用一场发布会向外界传递出其在新能源汽车全生态领域的布局和成果,让这家有着70年历史的车企得以响亮的喊出“要做百年企业”。
4月10日,在上汽之夜发布会上,不仅公布了其在新能源核心技术上的突破,宣布将于2026年正式量产L3级智能驾驶车型,2027年正式推出全固态电池等具体规划,展示其自主创新能力,而且更为清晰地推出“上汽朋友圈”战略,在合资合作、跨界合作、产业链拓展等方面展开积极开放合作。
持续深耕新能源,决战智能化下半场
在研发投入上,上汽集团在智能电动核心技术领域投入近1500亿元,获得了超过2.6万项有效专利,形成了纯电、混动、氢能三大整车平台以及电池、电驱、超混系统和智能车全栈解决方案的“七大技术底座”。这些技术成果为上汽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上汽在智能驾驶领域构建了可兼容的全栈式架构,覆盖了从L2+到L4级的智驾系统,并与Momenta、地平线、华为和大疆等企业合作,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智驾选择。同时,上汽自研的银河全栈座舱3.0实现了对鸿蒙、安卓、IOS三大手机系统的全面对接,满足了全场景的智能座舱需求。而且今年上汽将落地支持L3级量产自动驾驶、具备自学习、自进化和自成长能力的银河全栈座舱4.0,进一步完善智能座舱的前瞻需求。
此外,上汽还引入了AI大模型,为用户提供了千人千面的交互体验。并且全力打造先进的线控底盘技术,在第一代VMC技术落地智己汽车的基础上,第二代全栈线控底盘预计2027年前首发落地。
未来产品规划、产业链布局与全球战略
上汽集团计划在未来一年内推出十多款全新车型,并且依靠布加迪威龙设计师约瑟夫·卡班的设计团队,采用全新的设计语言。这些车型将涵盖家庭出行、全地形探险、极致速度追求以及宜商宜家等多个领域,满足用户多样化的出行需求。
上汽集团在产业链布局上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上汽集团拥有延锋、安吉物流等产业链“隐形冠军”企业。延锋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汽车内饰系统供应商,构建了覆盖智能座舱全价值链的创新体系;安吉物流则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物流公司,业务覆盖国内近600个城市和海外100多个国家。
同时,上汽还在全球多地布局了创新研发中心、生产基地、营销中心等,产品和服务进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用户达到9400万,其中海外用户500万。
上汽集团通过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持续投入和创新,以及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方面的技术突破,正在加速推进其智能化、电动化转型。同时,通过开放合作和全球布局,上汽集团正努力成为在全球更有影响力的汽车制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