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文 /林鸿东
上周的漳平永福人文之旅,精彩纷呈,其中,一大震撼点是李庄那棵冲破天穹的"西汉水松王"。
当我将目光从巨木那如云的冠盖收回,转向金属铭牌上"树龄2100年"的标注时,我不由忽然恍惚起来——2100年的树龄,意味着这株水松萌芽于公元前87年前后,恰与汉武帝崩逝的时期重叠。彼时,距离他征服闽越国(公元前110年)仅二十余载,汉家王朝的铁骑踏碎了闽越王城的脊梁,而在这片山雾缭绕的漳平谷地,或许避居深山的闽越遗民正蛰伏着,用古老的语言为初生的树苗吟唱祝祷。
站在需五人合抱的树干前,我轻轻触摸着它皲裂的树皮。粗粝的触感中,三米胸径的巨木向天空伸展出虬结枝干,枯荣相生的枝条间流转着两千载春秋。作为闽地乡土的研究者,我曾见过各种各样的古木巨木,但眼前这株孑遗物种带来的震撼依然触动心怀——当司马迁正在书写《史记·东越列传》时,这株水松已扎根于此;当王审知开闽的船队驶过闽江时,它的年轮早已突破千圈。更令人称奇的是,李庄人自古便让孩童拜水松为"契父",那些缠绕在古枝上的褪色红布,既是朴素的生命信仰,更是跨越世代的守护契约。
古树北侧,一条清溪正从盘根错节的树基下潺潺流过。溪水晶莹如练,滋润着水畔的葱葱绿意。我相信,这条小溪的历史一定比水松王更为亘久。
LOOKERS鹭客社 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欢迎关注鹭客社,投稿联系微信号:DONGE110
本篇图文均为原创,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欢迎转发、群发给你的朋友,欢迎分享到朋友圈。但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撰写论文等任何使用。如需转载,请通过公众号后台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