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张小玲 通讯员 刘翊晗 4月10日上午,龙华区首个“垃圾分类・堆肥资源化再利用”宣传教育基地蒲公英花园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园丁”——社区矫正对象。他们在民治街道司法所的组织下,在蒲公英花园开启一场以堆肥为纽带的自我救赎之旅,借双手让废弃垃圾 “重获新生”,也让自己重拾生活信心。

活动当日,多名社区矫正对象在专业人员细致入微的指导下,他们迅速转换角色,全身心投入到堆肥工作的各个环节中。活动期间,累计收集枯枝落叶、废弃果蔬等废弃物达 300公斤。社区矫正对象们学习科学的原料配比知识,在翻搅堆肥过程中,按照标准流程操作,确保堆肥质量。经过他们的努力,最终成功产出优质肥料约 100公斤。

在这个过程中,“变废为宝”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成为了实实在在的行动成果。当那些原本被丢弃的废弃物,在他们的努力下,逐渐转化为滋养土壤的优质肥料时,社区矫正对象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自己的力量。司法所还利用花园的科普教育属性,安排环保知识讲座、互动问答等环节,让社区矫正对象在实践操作之余,深入理解环保意义,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感。他们亲眼见证了废弃物 “变废为宝” 成为滋养土壤的肥料,真切体会到自身行动对社区环境改善的积极作用,实现了从思想到行动的深刻转变。

一位社区矫正对象激动地分享道:“参与这次堆肥活动,看到垃圾变成宝贝,我才明白,只要愿意努力,我也能创造价值,找到生活的意义。” 这种从自我否定到自我肯定的巨大转变,正是堆肥活动“变废为宝”理念在他们身上的生动体现。

这场在蒲公英花园上演的“变废为宝”之旅,不仅为花园带来了生机,也为社区矫正对象带来了希望,更为整个社区注入了和谐与温暖的力量。它以创新的方式,诠释了公益与矫正相结合的无限可能,共同期待更多的成长之花在社区的各个角落尽情绽放,装点出更加美好的社会画卷。

民治街道司法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司法所一直致力于推进资源连接与机制优化,希望通过打造“司法+公益”的联动模式,持续推动社区矫正对象从“心”出发、向善而行。民治街道司法所通过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分别在民强社区和蒲公英花园正式设立社区矫正公益活动基地。自基地成立以来,累计组织活动 60 余场,参与的社区矫正对象达 400 余人次。未来,司法所将持续挖掘更多的特色社会资源,搭建起多元合作的桥梁,汇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社区矫正工作的创新发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