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里美观的石组都巧妙地表现出和谐、力量、动感和变化。石组的表现方法和手法也会因时代背景、宗教思想、愿景或园林建造家的不同而不同,对于过往优质案例,并没有特别严格的规范与标准,但都有其独特的美和世界观。
石组中,有结合小桥、池岸、瀑布、水钵、树池挡土等自然的石组搭配,以及须弥山、五行石、三尊石、鹤石、龟石、七五三石等象征性的石组。
以下为二、三、四、五基本石组,但并不局限于此形式,石组形式是多样的,大家可自行练石组的气势及其整体关系,赋予其独特的意义。
二石石组
三石石组
四石石组
五石石组
通过置石的高低、大小、气势、藏与漏,丰富组石层次,营造空间进深感。
石组组合原则:
1.相对于单块庭石,更需要着眼整体。布局完成之前,可先不固定庭石位置
2.重视与相邻庭石之间的关系。在布置时也要注意高低位置及庭石间隔,呈不等边三角形
3.注重稳定感。选择与不稳定感的庭石相抵或支撑的置石来协调力的关系。或把令人感到不稳定的庭石深埋地下,露出地面一小部分
4.使用不同大小的庭石。根据现场使用面积,交替使用特大、大、中、小块的石材,使置石富有变化
5.同一空间里尽量使用同样质地的庭石。但也有部分例外
6.石材顶部不可千篇一律。顶部不能全部朝同一方向排列,需有石组的变化感
7.石组需避免直线石界。由几块石材连成的石界要避免成直线。应向视点内侧弯曲
8.不要露出庭石之间的水泥部分。除了水泥,也可采用石材的“空堆式”
9.布置石组时不要使用水平仪。石材多面且凹凸不平,结果还是要观察确认其稳定关系
10.避免触犯石组禁忌。如不稳定的布置方式、牵强的选材设计、明显不妥的组合等
11.不要让石组看上去使用了碎石或多余的石块。要自然
12.不考虑栽植。先添加绿植会妨碍练石组设计。先置石再置树可锦上添花
13.不要混淆设计与施工。过分施工会导致庭院偏离原先的设计主旨
14.考虑石组的顺序。按照整体平衡感决定布置的顺序
15.注重石组的“气势”。需根据每块石材的“气势”,时刻考虑表现的整体“气势”
16.遵守基本的石组设计法则。不必与上述条条一致,可在此基础上突破创新。
17.忠于现场。
1、庭石的类型
在庭院置石中,即使是历史悠久的庭院,所有令人惊艳的石组也都巧妙地组合了各种立石、横石、伏石等。
2.庭石各部位专业名称
(1)天端:放置好的庭石顶部,放置沓脱石和踏步石需将平整面作为天端。(2)石界:指正面看到的庭石边界。一般而言,底部较宽的景观石的石界沉稳而富于美感,放置时需根据前后、左右的平衡感来决定石界。
(3)正面:指从观察点看到的庭石正面。
(4)根部:指埋在地下的部分。旧书中曾有记载,埋入深度以庭石高度的 1/3 以上为佳,但也有不少深度仅为 10-20cm 的实例。
3.石料的选择:
石料应避免表面光滑、有光泽的,而选用毛面稍带凹凸感,且带有棱角、有重量感的为好。那些表面凹凸多孔或形状尖锐或近似球体的石材使用难度大。
4.石块的气势:
石块所蕴含的能量被称为石块的“气势"。石块的能量包括其方向及指向的力度石块埋入深度的不同也会带来不同的氛围,在体量和气势上会发生改变。
5.灵活利用石块形状:
对置石的不同面进行观察,一块置石或许有不同的置法,寻找表现丰富的观赏面或能够承载使用功能的面。
6.庭石与植栽:
不同的位置栽种不同的绿植也会改变庭石印象。如遮挡庭石的缺点,营造幽深的围,拔高山石空间等。
文字整理来源于《庭院置石技法全书》、《作庭记》。
說明|本文为诗意生活美学编撰,僅限交流學習,不做商用,感谢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