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喻言

“肿瘤防治,赢在整合”。4月12日,2025中国抗癌协会西南整合肿瘤学大会在重庆举行,数百名肿瘤专家齐聚现场,带来肿瘤诊疗策略与研究成果,共同探讨肿瘤防控“方案”。


西南整合肿瘤学大会主会场。

本次大会共设有1个主会场,50个分会场,以“局部精准施策,整体和谐共治”为主题,聚焦区域肿瘤防控、学科前沿探索、指南建设推广等多个领域,通过学术报告、专题研讨、成果展示等形式,推动肿瘤学科的多元整合与协同发展。

活动现场,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分享了“甲基化与基因突变联合检测的肺癌无创早筛技术”项目,该项目有望使肺癌预警提前3至5年。

“肺癌治疗手段、效果预后与负担费用与发现时间(临床分期)密切相关,早期肺癌5年生存率可达到90%以上。目前,临床上推荐低剂量CT扫描检测,但它有个致命弱点,只有当癌细胞聚集成肉眼可见的团块时才能被发现。”项目核心成员赵毅介绍,通过液态活检技术,可检测血液、痰液或肺泡灌洗液等体液样本中的甲基化指标,可以更早发现细胞癌变或实现肿瘤风险预警。


专家现场肿瘤诊疗策略与研究成果,探讨肿瘤防控“方案”。

目前,该产品已基本完成基础研发,处于转化研究阶段,后续将按计划推进产品的初试样品制备、中试检验检测、商业及市场验证等,“有望3至5年面向广大市民。”赵毅说。

“手足综合征是肿瘤患者在进行肿瘤治疗过程中,引起掌趾感觉丧失性红斑综合征,是一种特异性的皮肤毒性反应,发病率为6%至64%不等。”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医肿瘤治疗中心副主任医师刘绍永介绍,手足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致使患者不得不减低药物剂量、缩短治疗周期甚至停药,增加疾病复发风险。

为解决这一临床问题,刘绍永及研发团队以《肘后备急方》中“黄连解毒汤”为基础,不断改进剂型和制作工艺,研发二黄润肤膏,减轻局部炎症反应,促进局部皮肤黏膜修复,达到治疗手足综合征的目的。目前,该产品已在临床应用多年,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

此外,在西南产学研大会分会场,《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技术规范》专著正式发布。该书共十四章,重点介绍了我国常见恶性肿瘤的流行现状,及癌症筛查的整体流程、筛查人群的选择、主要筛查癌种、筛查方法等内容,将指导医护人员科学、系统为公众开展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助力推动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技术规范共识形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