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特朗普前几天还想维持一种“战略模糊”的姿态,那今天之后,他恐怕连模糊的权力都被剥夺了。

北京时间4月11日下午,外媒传来重磅消息:中国宣布将对美进口商品的加征关税从84%直接提升至125%,这不是回应,是回击——直接打到了特朗普嘴上那句“我们做得很好”。

中方不再等待,先把125%端上桌

中国的反制堪称干净利落。就在特朗普刚刚在内阁会议上说出“希望与中国达成协议”没多久,北京就明确将反制措施“提档升级”。84%已是过去式,现在是125%。

这一数字正好与特朗普对中国商品的最高关税幅度对等。只是区别在于,美方还在考虑“要不要加”,中方已经“执行到位”。这一下,不光美股期货应声跳水,美元指数也一并回落,投资者恐慌情绪蔓延,整个市场再次进入“战时状态”。

这不是“谈判节奏”,而是“制裁节奏”。

而讽刺的是,就在几个小时前,特朗普还一脸镇定地表示:“如果不能达成协议,就恢复原有状态。”没想到这回是中国先一步“恢复原有状态”,而且恢复得比他还彻底。

特朗普说“看情况”,市场说“看不下去了”



特朗普在白宫的发言原本就是在打太极:一方面说“希望达成协议”,另一方面又强调“必须是我们想要的协议”,再加上“我们到时候看看情况”的保留语气,全程像极了一个“留痕发言模板”。

可惜市场不等人。中方直接宣布125%的反制措施,等于替他说了下一步:你可以谈,也可以不谈,但关税已经挂上去了——你不愿谈,那我们就先把筹码压实;你愿谈,那也得重新算账,按新价格起步。

华尔街的反应相当诚实:美股期货掉头下行,美元再次遭遇抛售,资本市场不再抱有幻想。而这一切,正发生在特朗普不断“乐观喊话”的背景下,像不像一个赌徒在牌桌边大喊“稳了稳了”,但身后的筹码早已所剩无几?

“我们做得很好”:说这话时,美国经济正被现实掏空



特朗普那句“我们做得很好”,现在看来格外刺耳。做得好在哪?是高通胀压顶,还是债市濒临失控?是制造业信心崩溃,还是市场预期连番跳水?

别忘了,仅国债利息一项,按当前利率,美国财政每年要付出近1.2万亿美元,这还不算军费和各类“对冲资金”。而贸易战只是在这盘账上撒了一把辣椒粉:看似慷慨激昂,实则把自己的皮先撕开了。

面对中方的125%反制,特朗普可以继续嘴硬,但他也很清楚:市场会对现实作出真实反应。不是他说“想达成协议”就会有协议,更不是他说“我们做好准备”市场就会配合演出。

这不是交易艺术,这是“空手套白狼”玩脱了



特朗普这套逻辑看起来无懈可击:先制造危机,再用谈判包装撤退;先提要求,再用“我们愿谈”制造姿态;一旦市场崩了,就甩锅给“过渡期”。

但这一次,连中国都不陪他玩了。

从北京宣布125%反制的那一刻起,主动权已经重新易手。接下来,轮到特朗普去想一个问题了:当对手不再配合你的剧本,剩下的那场戏,还演给谁看?

他可以继续说“我们做得很好”,但市场已经回话了:“你做的这局,我们不陪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