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灯时间设置得太短,车没过几辆就红灯了……”此前,有市民通过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所属“雪都嘟”客户端“报料”板块反映阿勒泰市部分路口红绿灯配时不合理、“连环红灯”导致拥堵的问题。
连日来,记者通过早中晚三个时段进行实地探访并了解到,阿勒泰市相关部门针对市民诉求已进行调整,曾经的拥堵点已畅通,有效提升了重点路口通行效率,市民出行体验明显改善。
优化措施覆盖早中晚全时段。阿勒泰市团结南路与五指泉街的交叉路口处、迎宾路与望湖街交叉路口绿灯时长明显延长。例如,中午时段迎宾路与望湖街东西向路口绿灯从15秒延长至27秒,并优化左转与直行车辆放行顺序,避免混行拥堵,单个信号周期可多通行5~6辆汽车,排队长度缩短。迎宾路沿线打造“绿波带”,时速40公里的车辆可连续通过3个以上绿灯路口,“红灯连环停”现象消失。红绿灯通过优化配时与人工巡检结合,精准调整重点路口配时,车流积压问题基本得以解决。
阿勒泰市公安局配合阿勒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在市区各主要路口增设红绿灯,并在原有基础上对红绿灯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对配时方案进行优化调整。目前,地区行署路口、地区体育馆路口以及六方城路口,均由之前的对向同时放行的单一通行方式改为分别放行,提高了路口的通行效率。地区体育馆路口由原来的双向同时放行调整为南北同时放行、由西向东放行、由东向西放行。六方城路口改为平峰时段南北同时放行,由西向东放行、由东向西放行;19时30分红绿灯自动切换为双向同时放行。
“以前迎宾路和望湖街交叉路口处红绿灯只有15秒,现在调整为20多秒。迎宾路由南向北方向一路开车下去有很多红绿灯,以前接单最怕走这条路,因为每个路口都要停车等候,现在跑一趟能少等三四个红灯,效率提高了很多。”阿勒泰市网约车司机张师傅说。
从“等灯难”到“一路通”,红绿灯配时优化是阿勒泰市精细化治理城市交通的缩影。随着城市交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市民出行正从“走得了”向“走得好”加速转变。阿勒泰市相关部门表示,将持续发力,让市民及游客出行更便捷、更顺畅。
记者手记
红绿灯里的民生温度
几天的采访工作中,记者见证了相关部门从倾听民意到落实整改全过程,这种“绣花功夫”正是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体现。从网约车司机到普通上班族,大家都真切感受到了出行的变化。一位市民对记者说:“现在接送孩子上下学,路上能省不少时间。”这些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民生工程最真实的价值。
红绿灯配时的优化,看似是技术层面的调整,实则体现了城市治理理念的转变。它告诉我们,好的城市治理不仅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更要关注“好不好”的体验。当每一个红绿灯都能精准响应市民需求时,城市的温度就会自然而然传递开来。
城市治理的密码就藏在细节里。期待阿勒泰在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过程中,涌现出更多这样有温度的民生故事。
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朱马别克·卡德尔别克
实习记者:马海娜·马格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