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我的儿子,你怎么就这么想不开呢。”
儿子在家啃老十年,最终却因为一场剧烈的争吵,受不了刺激自杀了。
父亲含泪收拾儿子的遗物,却发现了一个存折。
存折上的数字让父亲瞬间崩溃大哭,而和存折放在一起的那封信,揭开了隐藏多年的惊天秘密……
1.
“十年了,都十年了,刘达,你能不能有点出息啊!”
面对在家啃老十年的儿子,刘建军已经拿他没有办法了。
他只能时不时地冲着儿子怒吼,试图唤醒他那麻木的灵魂。
但儿子非但没有任何反应,还重重地关上了房间的门,以此表达对父亲说的话很反感。
打也打过骂也骂过,可刘达就像一座石头,无论如何也不为所动。
刘建军老泪纵横,他不明白,曾经那么懂事的儿子去哪了,他怎么就变成了这样?
想想十多年前,那时候的儿子可是一心想着考上好大学,还特别体谅自己的不容易……
“好小子,真不愧是我儿子!”
刘达考上大学那天,刘建军笑得合不拢嘴,逢人便说儿子考上了一所985高校。
之所以如此欣慰,是因为刘建军对儿子的期望很高,而如今,儿子成功达到了他的期望。
刘建军父子俩是单亲家庭,在刘达小时候刘建军的妻子就意外过世了。
多年来,刘建军一个男人又当爹又当妈,辛辛苦苦抚养儿子长大。
与此同时,他对儿子的教育也付出了十足的心血。
作为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刘建军自打儿子出生,就希望儿子能够出人头地。
也就是因此,才起了刘达这个名字,他希望儿子日后能够飞黄腾达。
“儿子,只有你有了出息,才不用像爸爸这么劳累。”
这是刘建军常常对儿子说的话。
他不想让儿子还和自己一样,吃了没有文化的亏。
幼小的刘达只能懵懵懂懂地点点头,日渐长大后,他越来越体会到父亲有多么希望自己能够成才。
因此,他自小就发奋学习,虽然头脑并不聪明,但胜在勤奋。
村里的人们都知道,老刘家出了个学霸。
刘达的成绩在小学到初中都是数一数二的,他经常挑灯夜读,有时候甚至能学到凌晨一两点。
见儿子如此有干劲儿,刘建军很欣慰。
可是到了高中,刘达考到了市里的重点,在高手如云的重点高中里,刘达再也不是那个拔尖的学生。
他压力山大,慢慢跟不上繁重的课业,成绩一落千丈。
这可把刘建军急得够呛,一打听才知道,城里的学生课余时间都在花钱上补习班。
“爸,不用了,补习班费用特别贵,我还是自己学吧。”
刘达心疼父亲的辛苦,他不忍心让父亲的血汗钱花在一小时就要好几百块的高昂补课费上。
“没关系,别人补习咱们也不能落下,花点钱没啥,只要对你有帮助,爸不心疼钱。”
刘建军咬了咬牙,给儿子报了个一对一的补习课程,一小时就要200元。
刘达需要补习三个科目,一星期去两次,算下来一个月就需要将近5000块钱。
一学期四个月,光是一学期就要花费两万块钱的补课费。
再加上刘达在校住宿,吃穿用度、学习用品,样样都需要钱。
这对于一个普通农村家庭来说,简直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但刘建军不介意,只要儿子肯学,他做什么都愿意。
为了赚够儿子的补课费,他除了种地以外,还到工地去打零工。
无论哪里有赚钱的活计,都逃不过他的耳朵,但凡听说了他都会去干。
就算是累到腰酸背痛,在炎炎的烈日下晒得满头大汗,他也乐在其中。
有时候难免会受伤,最严重的一次甚至在工地摔下来骨折过。
“爸,你别这么累了,我不补课也能考上大学的。”
病床前,刘达眼里含着泪水说。
“好孩子,只要你能出人头地,爸再辛苦都值得。”
刘建军笑着抚摸儿子的头,叫他不用担心钱的事,只负责学好习就行。
刘达点了点头,可不知怎的,觉得心口有些发堵。
“爸爸太辛苦了,就算是为了他,我也要好好学习。”
刘达把父亲的辛苦看在眼里,在心中暗暗发誓,高考的时候一定要考个好成绩才能不顾父亲的辛勤劳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到了高三,刘达的成绩果然爬到了上游。
“以刘达的成绩,上个985是没有问题的。”
家长会上,刘达的班主任告知刘建军道。
刘建军不懂什么是985,但是听儿子说,985就是国内一流的大学。
听了这话,刘建军很高兴。
到了高考的时候,刘达果然不负所望,正常发挥,最终考上了一所985大学,学金融专业。
学校离家很远,刘建军十分不舍和心疼,每个月给儿子2000元生活费。
这对于当时的大学生来说,已经是很富裕的消费水平。
刘建军宁可在家省吃俭用,一件毛衣穿了八年也舍不得换,也要给儿子最好的物质支持。
大学毕业后,刘达找到了一份好工作,还带回了一个相恋四年的女朋友。
女孩名叫佳佳,长相漂亮,温柔又善良,和刘达很般配。
刘建军满意地点了点头,他想着,等到办完儿子结婚的事,他也就完成任务了。
可是变化来得太突然,刘达偶然发现,佳佳在老家也有个男友,自己早就被戴上了绿帽子而不自知。
最后两人分手了,刘达精神十分崩溃。
这段感情是他用心经营的,没想到知人知面不知心,到头来被耍得团团转。
在这样崩溃的情况下,刘达也无法继续工作,只能每天在家中以泪洗面。
“既然这么难受,那就在家歇一阵子吧,等你好了再出去找工作。”
刘建军见状也十分心疼儿子,每天说着安慰儿子的话。
就这样刘建军继续养着刘达,一年的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
“儿子,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咱们该往前看了,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我知道爸,你放心吧,我已经好了,这段时间我就要开始找工作了。”
面对父亲的好言相劝,刘达笑着回答他。
经过一年的时间,刘达已经从失恋中走了出来。
2.
虽然有一年的空窗期,但凭借刘达的优秀,很快找到了新工作。
但是干了一段时间他就辞职了,说是老板太压榨,每天都让员工加班到很晚,他受不了了。
很快换了第二家公司,可刘达又觉得工资太少,要求太多,又辞掉了。
就这样,刘达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又变成了待业在家的状态。
刘建军没说什么,只是劝儿子慢慢找,不要放弃,要有耐心之类的话。
可刘达每次都只是点点头,似乎并没有把父亲的话听进心里。
刘建军以为儿子是因为找不到工作很郁闷才这样的,就没有在意。
每天晚上,儿子屋里的灯都会亮到很晚。
半夜起来上厕所的时候,刘建军隐约听见屋里有说话的声音。
“儿子,你跟谁说话呢?都这么晚了,早点睡吧。”
他走过去敲敲门,不放心的嘱咐道。
“没…没谁,知道了吧。”
屋里传出刘达支支吾吾的声音。
刘达经常如此,很多时候晚上不睡,第二天早上又不起,有时候甚至一觉睡到傍晚五六点。
颠倒的作息让他精神混乱,可刘建军除了劝劝他早睡早起,也不敢多说。
他知道儿子受刺激了,如果这样能让他好受一点,他就不能给他添堵。
刘建军谅解儿子的不易,想着作为父亲,他一定要做儿子的坚强后盾。
但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儿子一下子在家啃老十年。
这十年里,刘建军没少操心儿子找工作的事,但每次刘达都是把门一关,对他置之不理。
而父子俩的经济开支,也只能靠刘建军一个人扛下。
起初,刘建军还是个中年男人,身体还能够熬得住,能维持家里的衣食住行。
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也是因为过度劳累,刘建军走向了衰老。
他很担心,自己总有走的那天,儿子总是依靠自己不是办法。
但如今的情况如此,刘建军只能每天给儿子做饭,其他的也做不了什么。
时间长了,刘建军从一开始的好言相劝,变成了动不动就大发雷霆。
“刘达,你就不能争口气吗?难道一辈子靠我养你,等我死了你怎么办?”
刘建军急得直拍大腿,他指着儿子的脑门,希望他能听进去自己的话。
但刘达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听了父亲的唠叨便转身用被子蒙住头。
“大白天的,懒成这样,你给老子起来!”
刘建军实在看不下去,他一把掀开儿子的被子,拿起旁边的扫把就向他身上挥去。
“咻咻”的声音在空气中回响,刘达已经是个三十多岁的男人了。
此刻,他觉得自己的尊严都被父亲一扫而空。
“你已经三十多岁了,你还要脸吗,你还是个人吗?”
“你张叔的女儿和你同岁,也是读的金融,人家现在已经年薪二十万了,你再看看你!”
“本来我和你张叔还想给你俩牵个线,现在我哪有脸说这事!人家都笑话我辛苦供你二十年,到头来一点光都没沾上啊。”
就算是这样非打即骂,儿子仍然无药可救,那颓废的样子让刘建军看了气得直跺脚。
几次又打又骂的过去,扫把已经都折断,刘建军无奈的每天长吁短叹。
他试图不做饭也不给钱,逼一逼儿子,可最终还是不忍心。
刘达还养成了个坏毛病,经常网购一大箱零食拿回来。
他长时间待在屋里,又爱吃零食,现在已经成了一个胖子。
每当他在饭桌上大快朵颐,刘建军都会皱紧眉头。
“你看看你都胖成什么样了,还吃还吃,少吃点吧!”
刘建军一边说一边上前夺走儿子手中的碗筷。
“爸,我还没吃饱呢。”刘达满脸不情愿。
“你已经胖得和猪似的了!怎么还有脸吃?”
刘建军大声叫喊,揪着儿子的耳朵教训着。
刘达默不作声,眼里闪过一丝不知名的情绪,随后一把甩开父亲走进屋里关起门。
“你再这样下去,你妈在天上该有多失望啊。”
见儿子油盐不进的样子,刘建军终究忍不住说出了这句话。
年轻的时候,刘建军和妻子感情很好,婚后第二年就生下了刘达。
两个人的日子幸福美满,村里的人们都很羡慕。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妻子在外干活的时候,被飞车而来的一辆货车给撞到了。
虽然对方赔了不少钱,可是丧失爱妻的痛苦是一辈子都无法弥补的。
刘建军的心里,始终缺了一块地方。
他就希望把儿子培养成才,成家立业,一切都圆满过后,等他去了地下也好跟妻子交代。
刘建军的回忆涌上脑海,此刻,屋里的刘达听到父亲的话,也怀念起了妈妈。
他坐在桌前,烦闷的抓起了一把头发。
父亲训斥他这样的场景,几乎每隔几天就发生一次。
这也是因为刘建军面子上实在挂不住了。
从一个20多岁的大小伙子,到现在30多岁还没有成家立业,刘达被村里人笑话的可不轻。
“老刘家那小子以前不是学习特别好吗?现在怎么成了那样。”
茶余饭后,村里的大婶一边嗑瓜子一边说闲话。
“谁说不是呢,可惜了哟,现在成了个啃老族。”
“他都待在家十年了吧,可真没出息啊。”
这些话传进刘建军的耳朵,他越发恨铁不成钢,气不打一处来。
他快步走回家里,站在儿子的房门前。
“刘达,你听听村里人都怎么看你的,人家都在笑话你!”
“我一个人把你拉扯大容易吗,为了你的学习我花了多少钱,你对得起我吗?”
“我真不明白你怎么成了这样,你现在就是一滩烂泥。”
每当父亲的责骂声传进耳朵,刘达都默默锁上门充耳不闻。
这一次,刘建军望着儿子那紧闭的房间门,忍耐达到了极限。
他拿来干活用的斧头,一把劈开了那道门锁。
房间里,刘达正坐在电脑前不知道搞些什么,父亲的行为把他吓得从椅子上弹了起来。
“刘达,今天我就把话放这了,你要么出去找工作,要么就去死!你每天像个老鼠一样躲在窝里,我这老脸都没地儿放!”
刘建军手里拿着斧头,双目瞪得睁圆,气得浑身发抖。
“爸,你发什么疯?你凭什么这样说我!”
刘达的愤怒也达到了极点,此刻,他也大吼出声,不甘心被父亲这样评价。
两人大吵一架,最后刘建军摔门而去。
刘达一个人留在了屋里,房间门锁还是被父亲劈坏的样子,此刻“吱呀吱呀”的响着。
“要么找工作,要么就去死!”
父亲的话就像一道洗脑的电波,在他的脑海里不断回响,深深刺激着他的心。
在父亲眼中,他真的就那么差吗?
因为刚才的刺激,刘达的身体仍然在颤抖。
他抱起脑袋缓缓瘫坐在地,痛苦地呻吟着。
当天晚上,刘建军像往常一样买了菜回家做饭。
即便是吵到了这个程度,生活还是要继续的。
刘建军的气已经差不多消了,只是儿子的房间门依旧关着。
虽然没有了锁,刘达依旧不愿意把它打开。
3.
无奈的叹了口气之后,刘建军开火做饭。
今天他买了儿子最爱吃的排骨,打算做个红烧排骨,好好跟他谈谈心。
在外头的时候他仔细想了想,硬碰硬不是办法,总得找到突破口才行。
毕竟他养了这么多年的儿子,可不能就这么废了!
一桌子好菜摆齐了,刘建军拿来两瓶酒,给自己和儿子一人倒了一杯。
一边准备一边喊儿子吃饭。
可是刘达却迟迟没有动静。
无论怎么喊,刘达都不肯应一声,也不肯从房间里出来。
“奇了怪了,平常明明吃饭最积极,难道还在生气?”
刘建军心想着,便告诉儿子自己已经不生气了,叫他出来。
“咱们爷俩好好聊一聊。”
可即便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刘建军已经给足了儿子台阶下。
儿子屋里依旧什么动静都没传出来。
刘建军感觉有点不对劲了,他连忙走过去打开房门。
这一打开可把他吓坏了,眼前的儿子倒在地上,一条绳子拴在床头,紧紧套在刘达的脖子上。
刘达的双眼紧闭,嘴唇已经是惨淡的白,脸上也没了任何生机。
“儿啊!你这是怎么了!”
刘建军快步上前抱住儿子,伸手一探,儿子已经没了气息。
刘建军不敢相信,他瞬间就慌了。
他从裤兜里掏出电话,颤抖着双手拨通了120。
医生赶来的时候,已经无力回天。
“你发现得太晚了,已经过了最佳抢救时间。”
听了此话,刘建军如同遭到五雷轰顶,定定愣在了原地。
邻居们帮忙报了警,警察很快赶到现场调查。
经过专业的勘察之后,警方并没有发现他人进来的痕迹。
“刘先生,经过我们判定,刘达属于自杀。”
刘建军双腿直发软,接受不了这个事实,他直接就晕了过去。
再醒来的时候,家里已经围满了亲戚。
儿子的葬礼上,刘建军一直恍恍惚惚。
这十年来和儿子相处的一幕幕不断在眼前闪过,仿佛就在昨天。
可他不得不接受的是,曾经活蹦乱跳的儿子,如今就那么静静地躺在棺材里,再也不会开口喊他“爸”了。
刘达的床头柜上,还留着一封遗书。
“爸,我知道我对不起你,只要我死了,你就再也不用因为我感到丢脸了。您一个人养我到现在辛苦了,我不配做您的儿子,对不起。”
短短两行字,看得刘建军心脏直抽抽。
如果他不说那些话,平时不那样对儿子,儿子是不是就不会想不开了?
他已经是个成年人了,不再是以前那个小孩。
虽然他是当爸爸的,但也不能不管不顾的打他,而是应该多一些理解,多一些交流……
刘建军越想越后悔,他恨不得此时躺在棺材里的是自己。
那天晚上的饭菜安然无恙,仿佛一直在等着父子俩开动。
可是就连这最后一顿饭,他都没能和儿子一起吃。
愧疚感扑面而来,刘建军觉得,要不是自己那天发脾气刺激到儿子。
就一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一定不会让儿子想不开自杀。
他一遍遍砸自己的胸口,对着儿子说。
“对不起,都是爸不好…”
“老刘,事已至此咱们也没办法,节哀吧。”
一个村民见状上前搀扶刘建军,安抚道。
说话的人正是那天嚼舌根的大婶儿之一,刘建军一看她双眼瞬间瞪得老大。
“用得着你管吗?你赶紧给我走!”
刘建军吹胡子瞪眼,他声音嘶哑,抬手指着大婶,整个人都在发抖。
大婶没见过他这么吓人的样子,吓得连忙走了。
刘建军觉得,要不是听了大婶说的那些风凉话。
他也不会那么生气,也不会跑回来对着儿子发脾气,也许儿子就不会自杀。
他认为大婶儿就是间接害死儿子的凶手,他没办法让她参加儿子的葬礼。
葬礼结束后,他和儿子做了最后的告别,随后一切归于平静。
偌大的屋子里,只剩他刘建军一个人,空空荡荡,安安静静。
每次到了晚上,他都难以入睡,儿子的面庞在脑海里浮现,仿佛在控诉着自己。
他的心脏上面就像有一万只蚂蚁在爬,永远无法安定下来。
刘建军再次来到儿子的房间,想为他整理整理遗物。
就像他小时候帮他收拾房间一样。
“我的儿子,你怎么就这么想不开呢。”
屋里的一切还残留着儿子的气息,刘建军一边收拾,一边泪流不止。
4.
就在刘建军收拾到儿子的床头柜时,却翻出来一个奇怪的信封。
他打开信封,发现里面是一个存折,还有一封信。
当他看见存折上面的余额时,瞬间感到难以呼吸,而信的内容更让他崩溃大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