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ADTRIP

欧厝小学1966年的记忆等你重启

在城市的车水马龙间

寻觅一处能让心灵得以休憩的港湾

58,386 views“醇香浓郁” 休闲时刻 尽享美味
2025.04鱼粥咖啡"时光淬炼新生

X鱼粥咖啡

一栋老校的前世今生
1966年建成的欧厝小学

800㎡的空间里曾回荡着琅琅书声

两层老楼,14间教室

如今主厅变作飘香的咖啡+鱼粥售卖窗口
教室化身渔村文化展厅+旧时光小卖部

斑驳的砖墙藏着半个世纪的故事

旧讲台化作吧台,黑板报定格成艺术墙


改造之前

改造之后

城中村的“焕新实验”

闲置重生

拒绝“拆旧建新”

一座尘封的老校舍,历经岁月斑驳

如今以咖啡馆的身份重获新生

斑驳的砖墙与咖啡香气交织

书卷气息与现代生活碰撞

这里不仅是味蕾的驿站

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渔村根脉 设计共融

渔村的砖瓦里藏着岁月的呼吸

两岸的灯火中流淌着共同的血脉

当设计遇见传统,沉睡的故事被重新唤醒

我们以文化为桥,在砖墙与海浪之间

书写跨越海峡的共鸣



当渔村旧物遇见咖啡香

【社区修旧如旧计划】x【台湾文化专家联创】

渔网、船桨、老海图...那些被岁月遗忘的渔村旧物

在曾经的教室里重获新生

喝一杯「浪花拿铁」

看展柜里的老物件讲述闽台海路往事



鱼粥+咖啡:闽南味的“叛逆混搭”

为何是鱼粥?

欧厝村自古“靠海吃海”

鱼粥是渔民的晨间能量来源

咖啡馆复刻古法:

鱼粥用的是食材主要是

现捕“加力鱼”+“现剖海蛎”

柴火熬煮6小时慢火细炖

粥底撒上海苔碎与炸蒜

还原渔村灶台香,鲜味全融进汤里

要知道,以前只有娶媳妇嫁女儿的大事儿

才会吃到加力鱼

这在当年绝对不亚于

现在往桌上端了一只大龙虾的震撼力



鱼粥典故

故老相传,郑和下西洋途经闽南沿海时遭遇台风,曾在欧厝短暂驻留休整。

村民热情招待,特别是鱼粥温香鲜美,郑和与船员们吃后疲乏顿消,赞不绝口。为表感激之情,他们将郑和宝船制作工艺教授给村民,欧厝目前还有数名代代相传的传统手工艺船木工。

郑和走后,为纪念其功绩,村民建设镇海宫(三保宫),其吃过的鱼粥也别称为“三保粥”,流传至今。



【策展式空间】


【在地风味实验】

"教室小卖铺"重现90年代玻璃罐零食

却藏着惊喜一一古法熬煮的欧厝鱼粥

搭配台湾烘焙师的浅烘豆

盛咖啡的竟是老渔民家的粗陶碗

甜品托盘化作微缩渔村盆景



地址导航

营业时间

10:00-17:30

我们为何而来?

这里不止是咖啡馆

更是一场“温柔的城市更新运动”

✅ 让老校舍在咖啡香中延续生命
✅ 让渔村记忆不被钢筋水泥吞噬
✅ 让城中村成为文化共生的温度场

带着好奇与敬意
来见证老墙新生,啜饮山海之味
这里,是过去与未来的中转站



吴观景要 | 文旅局长为翔安代言……



来源:澳头VISION

特别声明:本公众号仅用于公共宣传推广,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转载文章及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均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