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国内汽车市场数据出炉,电车增长迅猛,不过燃油车仍然占据主导,为了赢得市场,两方都在拼命打价格战,力求用低价赢得市场,宝马将5系降价至29万,电车其实同样也不好过,30万以上的高端电车销量出现同比下滑。



一季度数据显示,国内汽车销量达到605万,燃油车的销量则达到341.7万,占比达到56.5%,显示出3月份电车虽然急剧反弹,但是整个一季度仍然由燃油车占据主导地位。

从同比来看,电车销量无疑是增长的,然而需要知道的是2024年电车的销量高峰大约在7月份,当时电车在新车市场的占比达到54%,燃油车占比则比挤压至46%。

今年1月份电车占比更是跌落至41.5%的低谷,随后2月份、3月份电车积极反攻才稳住阵脚,但是从一季度的数据的数据可以看出,电车的反攻相当有限。



面对电车的再度反攻,燃油车则采取了降价的措施,以确保自己的市场,传统汽车品牌包括国产品牌和外资品牌都以猛烈的价格战确保市场。

某国产品牌热销的燃油车就一举将价格降低至4.99万,这款车型此前售价达到7.99万;宝马这次下了血本,将宝马5系这款售价超过50万的车型降价到29万,可以看出燃油车是下定了决心保住市场。

前两大外资车品牌也大举降价,大众推出的朗逸新锐已跌至5万出头,丰田的卡罗拉、凯美瑞的价格近乎腰斩,这也为它们争取到国内消费者的支持,2025年第13周的数据显示大众环比增长超一成,丰田环比增长近三成。



燃油车发起激烈的价格战,在于去年9月份之后,宝马通过再度大幅降价的方式取得了销量的猛增,周销量从7000多辆一度增加至2万辆以上,增长近两倍,显示出燃油车只要降价,国内消费者就会买账。

面对燃油车的攻势,电车其实同样以价格战回击,电车一哥就在近期将此前热销的低端电车价格降低到5.68万,创下新低纪录。

事实上,不仅是一家电车企业在降价,其他电车企业同样以其他方式应对价格战,新造车当中的一家在去年四季度推出了一款售价10万出头的车型,不时将它推上新造车第一名,就凸显出电车企业在积极跟进价格战。



一季度的数据也显示,电车销量大部分在20万以下,其中15万-20万元区间的电车销量就达到70.3万辆,占比达到26.7%,而且这个价格区间的电车销量增长了超过三成。

在燃油车和电车的猛烈价格战之下,30万以上的电车如今都不好卖了,在一季度整体电车销量同比增长的情况下,30万以上的电车销量却显著下滑,显示出消费者对所谓的高端电车不感冒。

激烈的价格战正在将更多实力不强的新造车挤出市场,去年就已有几家新造车陷入困境,今年初再有一家新造车传出解散研发团队、工厂停摆的不利消息,这进一步鼓舞了传统汽车企业。



原因是这些新造车企业多数仍然处于亏损当中,传统汽车企业的实力更强,而外资车更是通过从欧美市场赚取丰厚利润撑住他们在中国市场的价格战,中国汽车市场就是剩者为王,谁撑到最后、谁就是赢家,所以可以预期价格战只会更猛,直到将不少新造车淘汰出市场为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