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9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



这份文件以详实的数据和清晰的逻辑,驳斥了美国对中国的无端指责,同时向世界揭露了美国单边主义政策的本质及其危害。

白皮书的发布不仅是对中美经贸摩擦的回应,也是一场全球化与单边主义较量的新注脚。

中美贸易摩擦的核心矛盾:合作还是对抗?

中美经贸关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79年建交之初。



彼时,两国贸易额仅为25亿美元,而在2024年,这一数字已升至6883亿美元,增长了275倍。

这个惊人的增长数据,表明中美经贸关系在过去几十年中发展迅速,彼此形成了高度依赖的经济纽带。

然而,贸易关系的紧密并未阻止矛盾的激化。

特朗普政府以来,美国以“贸易逆差”问题为借口,发起了单边关税战。



美方自3月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对中国商品实施“关税三连击”:先加征20%关税,随后追加34%的所谓“对等关税”,最终再提50%的附加税,累计影响超过5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贸易。

这些行为不仅试图压制中国经济发展,也对全球经济秩序构成了威胁。

中国的回应则是理性而坚定的。

白皮书明确指出,谈判的大门始终敞开,但若挑衅升级,中国将“奉陪到底”。



通过数据和法理依据,中国对美方关于“经贸失衡”的指控进行了严正驳斥,同时提出多项反制措施,包括对美能源和农产品加征关税,以及对美国科技企业实施出口管制。

美国单边主义的代价

白皮书揭示,美国单边主义政策虽然试图以打压中国为目标,但实际上也让自身承担了巨大代价。

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制造业PMI已连续6个月萎缩,经济复苏面临严重阻碍。



此外,关税战还直接推高了汽车、光伏等行业的制造成本,打乱了全球化生产模式。

事实上,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仅未能有效推动美国制造业回流,还进一步削弱了美国的全球竞争力。

对国际规则的破坏:美国的关税政策公然违反WTO的非歧视原则,给国际贸易体系带来了巨大挑战,甚至引发部分国家对多边机制的信任危机。

中国的反制与全球新格局

面对美国的反复挑衅,中国并未采取被动防守,而是积极谋求经济转型与全球化合作。



白皮书提到,在过去几年,中国不断加强关键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

例如,国产芯片自给率在2024年已提升至35%,稀土加工能力占全球市场的90%。

这些数据表明,中国正在通过科技升级巩固产业链韧性,减少对外依赖。

市场多元化:中国加速开拓多元化贸易渠道,与东盟国家的贸易额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此外,进博会作为扩大进口的国际平台,累计成交金额已突破5000亿美元。

这些努力有效降低了美国市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力。

多边合作与规则重构:白皮书还透露,中国正与欧盟、东盟等多方合作,推动WTO改革,维护公平贸易规则。

同时,中国通过推广数字人民币用于能源交易结算,逐步削弱石油美元体系,增加国际贸易的多元化选择。

全球化与单边主义的较量

美国显然低估了全球化背景下中美经贸关系的复杂性。



白皮书以数据和事实呈现一个基本判断:全球经济的本质在于互利共赢,而非零和博弈。

美国试图通过关税战让中国做出让步,却忽视了单边主义对自身经济的反作用。

从产业链中断到消费者成本上升,再到国际信誉受损,美国的单边主义政策正在逐步瓦解其全球领导地位。

同时,中国的多边合作策略在国际社会赢得广泛支持。

无论是通过数字货币的推广,还是与更多经济体的开放合作,中国正在为全球经济注入更多稳定性。



未来,中美两国的竞争不仅关乎经济,更关系到全球秩序的重塑。

结语

白皮书的发布是中国对美国单边主义政策的一次全方位回击,同时也是中国向世界表明态度的一次重要宣示。

在2024年中美贸易额达到6883亿美元的背景下,这场关税战不再只是两个大国之间的博弈,更是全球化与单边主义的一场较量。

中国以坚定的立场和清晰的策略,展示了自身的经济韧性与全球化责任。

而美国若继续沉迷于关税战的零和游戏,不仅难以实现“美国优先”的目标,甚至可能加速其在全球经济中的边缘化。

可以预见,中美经贸摩擦还将持续,但全球化的潮流终将不可逆转。

参考资料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新华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