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前总统被捕案再迎转机?杜特尔特迎来新帮手,调查或将暂停,菲律宾政府却将矛头对准中国,案件一旦移交联合国安理会,又会产生哪些连锁反应?


随着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在三月份被捕,菲律宾境内迅速掀起了抗议热潮,这位前总统执政期间深受民众爱戴,但却因为禁毒行动在国际引起舆论反响,被国际刑事法院批捕。

眼见父亲陷入危机,菲律宾副总统莎拉立即展开了火速救援,先是赶赴海牙组建金牌律师团队,就国际刑事法院是否有权利调查这一争议为突破点,然后利用舆论造势,动员杜特尔特支持者发起抗议。

随着莎拉的回国,意味着她将在菲律宾国内大展拳脚,以获取更多的政治与舆论支持,马科斯的亲姐姐伊梅,在政府中有着不小的影响力,她曾公开声明,国际刑事法院逮捕程序涉嫌违法,此次逮捕不仅侵犯了个人权利,同时违反了菲律宾的司法程序。


伊梅调查并公布的结果,致使大批民众发起抗议,马科斯的支持率再次暴跌,舆论偏向杜特尔特家族,国内外双线调查的进行,也意味着案件朝向更利于杜特尔特的方向发展,但他能否够获释,还需解决一些争议。

除了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权争议外,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先前的禁毒活动,部分人员的死亡,是否与杜特尔特下达的命令有关,当他被国际刑事法院指控“反人类罪”时,他曾公开否认策划过系统性的谋杀,并指出警方只有在自卫情况下才可以开枪。

而警卫开枪究竟是出于自卫还是对平民的蓄意谋杀,成为了杜特尔特犯案的关键,目前的证据不足,即使有人作证杜特尔特默许法外处决,但并没有实际的证明,如果他在9月份的听证会否认自己下达过这些指令,那么国际刑事法院只能终止调查。


另外,该案件可以移交联合国安理会,如果常任理事国成员之一使用否决权,可以直接终止国际刑事法院的调查,彻底将不利的局势扭转,但最可能的结局是安理会搁置表决,将调查无限期推迟。

此次逮捕之所以引发舆论关注,不仅是案件本身存在争议,同样还有马科斯政府在背后的推波助澜。

菲律宾在2019年退出国际刑事法院,而马科斯也曾表现出拒绝与其合作的态度,但当他与尔特家族决裂后,立即转变了立场,一手促成了国际刑事法院对杜特尔特的逮捕。


但局势的发展很明显超出了他的预期,国内民众将他这一行为视作政治斗争,认为他企图借这一案件来掩盖菲律宾经济低迷与之前的腐败指控,结合副总统莎拉不断在舆论上造势,导致他的支持率一路下滑。

为了转移内部矛盾,他竟将矛头指向中国,先是强化与美国之间的军事合作,而后多次在南海海域兴风作浪,进一步对中国做出挑衅行动,除此之外,他还以“国家安全”为由,展开了对菲律宾境内的中国公民和企业的调查。

马科斯的这些举动无不证明了他如今的慌不择路,甘愿当美国安插在南海的棋子,又将针对中国视作扭转支持率的手段,而莎拉不断上升的支持率,就证明他的这些做法无法令民众感到信服。


随着5月份中期选举将至,双方将会迎来最后的角逐,目前莎拉的支持率远高于马科斯,如果在中期选举胜利,那么她可以推动特赦法案,为杜特尔特的获释创造更多有利条件,马科斯也将迎来政治清算。

但马科斯也不是毫无胜算,以美国为首的海上军事演习即将开启,这将是马科斯手中的最后一张牌,这场演习的各种项目剑指中国,美国想要借此实现对中方的军事威慑,而马科斯则是想要借此挽回自己的支持率。

对于美菲两国之间的合作,我方已经多次阐明了立场,菲律宾甘愿充当美国的棋子,最后只会是引火上身,马科斯想要借此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也只是垂死挣扎,如今陷入危机的乌克兰就是前车之鉴。


中期选举与听证会将至,马科斯或许会有更多的小动作,而莎拉也不会坐以待毙,随着美国不断在南海搅局,中国也已经做好了万全准备,马科斯如果继续将矛头对准中国,最后只能独自品尝苦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