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01

1995年的夏天,南方小镇上热浪滚滚。孙艳怀着八个月的身孕,坐在门廊下纳凉,手掌轻轻抚摸着隆起的腹部,感受着双胞胎在肚子里欢快地踢腿。她和丈夫李建国已经为双胞胎准备了两个小摇篮,一蓝一粉,放在卧室的角落里。

“你说,他们会长得像谁多一些?”孙艳望着天边的晚霞,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李建国放下手中的蒲扇,笑道:“男孩像我,女孩像你,这样最好。”

“你就知道做美梦。”孙艳笑着拍了他一下。

“不管像谁,只要健健康康的就好。”那时的他们哪里知道,命运即将给这个家庭带来一场无法预料的风暴。

生产那天,孙艳被紧急送进了县医院。早晨还是艳阳高照,到了下午却乌云密布,雷声轰鸣。产房外的走廊上,李建国焦急地来回踱步,手里的烟一根接一根地点燃又掐灭。



“李建国,你家孙艳怎么样了?”隔壁村的张大妈路过医院看到他,停下来问道。

“还在里面,医生说是双胞胎,要麻烦些。”李建国勉强挤出一丝笑容。

四个小时后,产房里传来了婴儿的啼哭声,但却迟迟不见医生出来。又过了半小时,主治医生满头大汗地走出来,表情凝重地把李建国叫到一旁。

“李先生,情况有些特殊...”医生艰难地开口,“您的孩子是连体婴儿,共享部分肝脏和循环系统。”

李建国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差点站立不稳,“什么...什么意思?他们...粘在一起了?”

医生点点头,“目前来看,分离手术风险极大,成功率不足百分之十。而且,即使成功,也很可能会有一个孩子无法存活。”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瞬间击垮了李建国所有的期待与喜悦。他茫然地坐在走廊的长椅上,双手捂着脸,肩膀不住地颤抖。

产房里,孙艳虚弱地躺在床上,护士抱来了被白布包裹的婴儿。她小心翼翼地掀开布角,看到两个小婴儿的身体在腹部相连,四只小手小脚都在空中挥舞。尽管刚刚经历了生产的痛苦,孙艳的眼泪还是不受控制地流了下来。

“我的孩子...我的孩子...”她哽咽着,伸出手指轻轻触碰着两个孩子的小脸蛋。

消息很快传遍了小镇,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说这是报应,有人说这是前世的孽债,也有人劝李建国和孙艳放弃这对连体婴儿,送去福利院或者医学研究所。

“这种孩子养不活的,就算活下来也是受罪。”

“两个畸形儿,以后怎么上学?怎么生活?”

“李建国家本来就不富裕,现在还要养这样的孩子,真是雪上加霜。”

面对邻里的闲言碎语,孙艳紧握丈夫的手,坚定地说:“不管别人怎么说,这是我们的孩子,我要把他们留下来。”

李建国虽然心中充满了担忧和恐惧,但看着妻子坚定的眼神,他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好,我们一起养大他们。”他们给孩子取名为李阳和李娜,希望他们如同阳光和月亮,虽然形影不离,却能各自绽放光芒。

婴儿时期的李阳和李娜比普通孩子更加脆弱,常常生病,夜里啼哭不止。孙艳辞去了乡镇企业的工作,专心在家照顾他们。李建国则四处奔波,从砖厂到工地,从零工到守夜人,只要能赚钱养家的活儿,他都不曾拒绝。

“大哥,你这样拼命干活,也不是长久之计啊。”李建国的弟弟李建军看不下去,劝道,“要不,你考虑考虑,把孩子...”

“不用说了!”李建国打断了弟弟的话,“他们是我的孩子,我会负责到底。”就这样,在父母的悉心照料下,李阳和李娜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他们的身体在腹部相连,共享一部分肝脏和血液循环系统,行动受到极大限制。走路时,他们必须协调一致,李阳迈左腿时,李娜必须跟上右腿,步伐虽然缓慢但也能勉强前行。

到了该上学的年纪,学校以安全为由拒绝接收他们。孙艳不得不在家自己教他们识字、算数。令人意外的是,尽管身体有缺陷,但兄妹俩的智力发育完全正常,李阳甚至表现出超乎同龄人的理解能力。

“妈妈,为什么我们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去上学?”六岁的李阳问道。孙艳抚摸着儿子的头发,柔声说:“因为你们是特别的,上天给了你们特别的使命。”

“什么使命?”李娜好奇地问。

“让这个世界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孙艳亲吻着女儿的额头,眼中含着泪花。随着孩子们的成长,家里的支出也越来越大。

兄妹俩十岁那年,李建国带着积攒多年的积蓄,带他们去了省城的大医院,希望能做分离手术。但医生看过检查结果后,摇头表示风险太大,不建议手术。

“如果强行分离,很可能会有一个孩子无法存活,甚至两个都有生命危险。”医生的话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一家人唯一的希望。

从那以后,李阳变得沉默寡言,常常一个人捧着建筑类的书籍发呆。而李娜则开始用画笔表达内心的情感,她画的多是蓝天、白云和飞鸟,充满了对自由的向往。

“哥,你在想什么?”一天晚上,李娜发现李阳久久不能入睡。

“我在想,如果我们能分开,会是什么样子。”李阳轻声回答。

李娜沉默了片刻,说:“我有时也想,但又怕分开后,再也找不到彼此。”李阳伸手握住妹妹的手:“不会的,就算分开,我们也永远是最亲的人。”

这段对话成为了兄妹俩心中的秘密,他们都明白,分离似乎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02

时光如白驹过隙,眨眼间李阳和李娜已经十八岁了。这些年来,他们几乎从未踏出过家门,所有的知识都来自于书籍和电视。李阳依然痴迷于建筑设计,常常用画笔勾勒出一座座宏伟的建筑;李娜则爱上了文学,写了许多诗歌和短篇故事。

“阳,你看这是什么?”一天,孙艳神秘地从包里拿出一台笔记本电脑,这是她用积蓄偷偷买的。

李阳眼睛一亮:“电脑?妈,这太贵了,我们家...”

“别说了,”孙艳打断他,“你们都十八岁了,该有自己的生活了。这电脑可以连网,你们可以通过它看到外面的世界,甚至找份工作。”

有了电脑,兄妹俩的生活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李阳开始在网上学习专业的建筑设计软件,李娜则加入了文学论坛,发表自己的作品。通过网络,他们结识了许多朋友,尽管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真实情况。

李阳通过自学,竟然获得了一家建筑设计公司的远程实习机会。他每天都要花费大量时间在电脑前绘制设计图,这让与他相连的李娜有些不适。

“哥,你能不能休息一下?我想去画画。”李娜有些不耐烦地说。

“再等一下,我快完成了,”李阳头也不抬地回答,“这个项目如果做好了,就能拿到正式的工作了。”

李娜叹了口气,默默拿出素描本,勉强找了个舒适的姿势开始画画。兄妹俩第一次感受到了身体相连带来的不便,但他们都没有抱怨,只是默默忍受。



通过工作,李阳认识了同事童韵,一个开朗活泼的女孩。起初只是工作上的交流,后来慢慢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童韵知道李阳的特殊情况后,不仅没有疏远他,反而表现出了极大的理解和包容。

“你知道吗,我觉得你很勇敢,”童韵在视频通话中对李阳说,“面对这样的困境,还能保持积极的心态,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

李阳被童韵的话触动了,他第一次感受到了被理解的温暖。慢慢地,他开始期待每天和童韵的通话,心中萌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情感。

李娜敏锐地察觉到了哥哥的变化,但她没有说破,只是默默地为他高兴。晚上她躺在床上,感受着哥哥紧张的心跳,知道他正在想着那个女孩。

一天晚上,李阳鼓起勇气对童韵表白了自己的感情。出乎意料的是,童韵竟然也对他有好感。

“我喜欢的是你这个人,不是你的外表或身体状况,”童韵真诚地说,“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有一天能见到你。”李阳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他转头看了看身旁的李娜,发现她正对自己微笑。

那一刻,他心中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无论如何,他要做分离手术,他要追求自己的幸福,也要让妹妹获得自由。

第二天,李阳郑重其事地向父母提出了分离手术的想法。

“医疗技术这些年进步很大,我在网上查了很多资料,现在分离手术的成功率比以前高多了,”李阳语速飞快地说,“而且我已经存了一些钱,再加上童韵说她也愿意帮忙筹集手术费...”

“不行!”李建国拍桌而起,“你知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医生都说了,强行分离很可能会有生命危险!我不能冒这个险!”

“爸,我已经二十五岁了,我有权利决定自己的人生,”李阳坚定地说,“我不能一辈子这样下去,我想要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想要结婚生子,想要...”

“那李娜呢?你想过她的感受吗?”李建国指着一旁沉默的李娜,声音因愤怒而颤抖。

李阳转向妹妹:“娜,你说,你也想分开,对不对?这样你就可以自由地画画,去你想去的地方,做你想做的事。”

李娜低着头,手指不安地绞在一起:“我...我不知道...”看到妹妹犹豫的样子,李阳心里一阵刺痛。他知道李娜一直很依赖他,分离对她来说意味着失去依靠,但他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他要为自己的人生做一次选择。

就在这时,手机铃声打破了沉默。是童韵打来的,她说她已经向医院咨询了分离手术的事情,有一位专家愿意免费为他们做评估。

“我们去看看吧,”孙艳突然开口,“至少了解一下现在的医疗水平,看看有没有可能。”

尽管李建国强烈反对,但最终还是被说服了,第二天,一家人坐上了去省城医院的长途汽车。

在医院里,专家团队对李阳和李娜进行了全面的检查。

令所有人惊喜的是,医生表示,由于医疗技术的进步,现在分离手术的成功率已经提高到了百分之六十,而且两人都有很大可能存活。

“但还是有风险,”主治医生严肃地说,“手术过程非常复杂,术后恢复也需要很长时间。而且,即使手术成功,两人的身体功能也可能受到一定影响。”

李阳听完医生的话,眼中燃起了希望的火花:“我愿意冒这个险。”李娜则显得有些忧虑,但看到哥哥坚定的眼神,她也点了点头:“我听哥哥的。”

就这样,手术被初步定在了三个月后。回家的路上,李阳兴奋地和童韵通话,告诉她这个好消息。而李娜则靠在窗边,望着窗外飞逝的景色,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回到家后,李阳变得比以前更加积极主动,他开始制定术后的计划,甚至和童韵商量起了婚礼的事情。而李娜却变得越来越沉默,常常一个人发呆。

“娜,你怎么了?”一天晚上,李阳发现妹妹一直没有睡着。

“哥,你做了手术之后,会不会就忘了我?”李娜轻声问道。李阳愣住了,随即握住妹妹的手:“怎么会?你永远是我最重要的人。”

李娜勉强笑了笑:“我只是有点害怕,害怕面对分开后的生活。我们从来没有分开过,我不知道该怎么独自生活。”

李阳安慰道:“你不会是一个人的,爸妈会陪着你,我和童韵也会经常来看你。等你适应了独自生活,你可以去美术学校学习,完成你的梦想。”

李娜点点头,但眼中的忧虑并没有减少。那一刻,李阳感到一丝内疚,但他很快又想起了童韵,想起了未来可能拥有的正常生活,内心的决心更加坚定了。

手术前的一个月,医院要求做最后的全面检查。李阳和李娜被安排做了各种各样的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心电图、核磁共振等。

就在即将结束检查的时候,医生发现了一个异常:“李娜的腹部有一个异常阴影,我们需要做进一步检查。”

李阳和李娜都紧张起来,父母的脸色也变得苍白。这是否意味着手术会有更大的风险?

第二天,医生拿着检查结果,表情严肃地走进了诊室。

“李娜小姐,您的腹部有一个异常组织生长,需要进一步确认其性质。”医生说。

李娜突然抬起头,眼中含着泪水:“不用检查了,我知道那是什么。”

所有人都疑惑地看着她,李娜深吸一口气,颤抖着说出了那个震惊所有人的事实:“那是...那是我的宝宝。我怀孕了。”

一时间,诊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震惊地看着李娜,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