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爸,你今天想吃什么?”李明轻声问道,手里的老旧铝锅冒着热气。

坐在轮椅上的老人目光涣散,没有回应,只是机械地咀嚼着嘴里并不存在的食物。

李明叹了口气,习惯性地拍了拍父亲的肩膀,“没关系,我给您做您最爱吃的青菜豆腐汤。”

他没想到,就在这平凡的周末早晨,一个意外的清醒时刻将彻底改变他们的生活轨迹。

01

李明已经五十岁了,他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眼角的皱纹像是被时光刻下的年轮。

他站在厨房的小窗前,透过被油烟熏黄的玻璃望向外面的世界。

这个位于老城区的小房子,是他和父亲李国强、儿子小鹏的全部家当。

每天清晨六点,李明都会准时起床,先给父亲量血压、喂药、擦身、换衣,然后做早饭。

这样的生活已经持续了二十五年,从他三十岁那年父亲被确诊患上阿尔茨海默症开始。

“小鹏,起床了!”李明朝里屋喊道,声音不大,怕吵到正在发呆的父亲。

二十二岁的小鹏揉着眼睛从卧室走出来,他个子高高的,身材略显单薄,脸上还带着大学生特有的青涩。“爷爷今天怎么样?”这是他每天早上的第一句话。

“老样子。”李明摇摇头,把热气腾腾的豆浆递给儿子,“你期末考试准备得怎么样了?”

小鹏接过豆浆,眼神闪烁了一下,“还行,不过爸,学校通知下学期学费要交了,我想...”

李明的动作停顿了一下,眼神黯淡下来,“我知道了,你先吃饭,我这几天想办法。”

李明的妻子在小鹏十岁那年因病去世,留下他一人支撑着这个家。

作为一名工厂普通工人,李明的收入本就不高,加上父亲长期的医药费,家里的经济状况一直很紧张。

“爸,要不我下学期休学吧,找个工作帮补家用。”小鹏放下碗,认真地说。

“不行!”李明语气坚决,“你必须完成学业,这是你妈的心愿,也是我的。我们家不能没有大学生。”

小鹏望着父亲紧绷的脸和眼角的皱纹,心里一阵酸楚。

他知道这些年父亲有多么不容易。那双粗糙的手,曾经是多么灵活有力,现在却因常年的劳作和照顾爷爷而变得僵硬。

李明每天工作八小时后,还要回家照顾父亲。夜里,他睡得很轻,生怕父亲有什么不适。邻居们都说,从没见过这么孝顺的儿子。

“李明啊,你这么辛苦,何不把老人送到养老院去?政府不是有补贴吗?”邻居王大妈曾经这样劝他。

李明摇摇头,“我爸把我拉扯大,现在他病了,我怎么能把他送出去?他清醒的时候,最怕的就是去陌生的地方。”

时光在平凡的日子里悄然流逝,李明的背影在岁月中越发佝偻。他从未向任何人抱怨过生活的艰辛,只是默默地承受着一切。

小鹏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总是想方设法帮父亲分担,但李明总是婉拒。

“你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将来有出息。爷爷的病情虽然无法好转,但只要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李明常这样对小鹏说。

这天下午,李明提前下班回家,准备带父亲去医院做常规检查。

推开门,他看到父亲安静地坐在窗前的轮椅上,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他消瘦的脸上。

李明轻声走过去,蹲在父亲面前,“爸,我们该去医院了。”

李国强没有反应,眼神空洞地望着远方。李明叹了口气,开始帮父亲穿外套。

就在这时,他忽然感觉到父亲的手动了一下,似乎是在抓他的衣袖。

“怎么了,爸?”李明停下动作,抬头望向父亲。

那一刻,他看到了父亲眼中闪过一丝光亮,那是他已经很久很久没有看到过的清明。

02

“小明...是小明吗?”李国强的声音沙哑而微弱,却清晰地叫出了儿子的小名。

李明愣住了,他已经快记不清上一次父亲叫他名字是什么时候了。

那沙哑却坚定的声音穿透了房间里消毒水的气味,唤醒了他心中沉睡已久的记忆。

“爸,是我,是小明!’他激动地握住父亲的手,那双曾经粗糙有力的手如今瘦削苍白,青筋凸起,皮肤松弛如同枯萎的树皮。



阳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斜射进来,在父亲的床边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线,灰尘在光束中缓缓飘浮。

养老院的单人病房不大,墙上贴着几张泛黄的全家福,那是他们一家人还完整的时候。母亲去世已有十五年,而父亲的意识则在阿尔茨海默症的迷雾中游荡了二十五年。

李国强的眼神逐渐聚焦,他的瞳孔在阳光下收缩,显得格外明亮。他看着眼前已经布满皱纹的儿子,眼中流露出一丝困惑,

“你...怎么变老了?”他的声音轻如羽毛,却重如千钧。

这个简单的问题让李明眼眶湿润。

二十五年了,父亲第一次认出他,却不知道时间已经过去了这么久。窗外的梧桐树沙沙作响,仿佛在见证这难得的清醒时刻。病房里的老式挂钟滴答作响,提醒着流逝的每一秒都弥足珍贵。

"爸,我已经五十岁了。"李明轻声说道,生怕打破这来之不易的清醒时刻。他抚平自己西装上的褶皱,那是今早参加公司董事会前精心挑选的衣服。他没想到今天的例行探访会变得如此不同。

李国强的眼中满是震惊,他缓缓抬起手,颤抖着抚摸儿子的脸庞,触碰着那些岁月留下的痕迹——眼角的鱼尾纹,额头上的沟壑,甚至是鬓角处的几丝银发。“这么久了...我...”他的声音哽咽了,眼泪顺着布满皱纹的脸颊缓缓滑落,打湿了枕头。

“没关系的,爸。”李明握住父亲的手,感受着那皮肤下的骨骼,如此脆弱又如此坚强。他注意到父亲枕边的药瓶和水杯,那是清晨护工按时给父亲服用的药物,原本只是为了缓解症状,却在今天带来了意外的清醒。

李国强突然变得焦躁起来,他的呼吸加快,胸口剧烈起伏,干裂的嘴唇微微颤抖。“小明,箱子...我的箱子里有个小本子,你要拿出来。”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与恳求,眼神中闪烁着李明许久未见的神采。

"什么箱子?什么小本子?"李明疑惑地问,他调整了一下父亲背后的靠枕,让他能够更舒适地靠着。病房里的医疗监测仪发出规律的嘀嘀声,提醒着父亲脆弱的健康状况。

"我床底下的那个木箱,那个雕着菊花图案的红木箱,里面有个红色的小本子,很重要,你快去看看。"李国强语气急促,眼神中闪烁着异样的光彩。他的手抓着被子,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李明心想,这可能是父亲病情发作时的幻觉。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常有这种情况,回忆起遥远的往事,或者创造出不存在的记忆。

但看着父亲急切的样子,他还是点点头,"好,我这就去看。"身后的监护仪上,父亲的心率略微上升,显示着他内心的不安与期待。

他扶父亲躺回床上,轻轻拉好被角,然后蹲下身,从床底拖出一个尘封已久的木箱。阳光照在箱子上,映出精美的菊花雕刻,那是父亲年轻时专门定制的。

这个箱子跟随父亲多年,从老家到城市,再到养老院,里面装着一些老照片和衣物,是李国强年轻时的物品。

李明已经很久没有打开过它了,上一次打开还是在将父亲送入养老院的那天。

03

箱子上积了一层薄灰,李明用手帕小心地擦拭干净,铜质的锁扣因长时间未用而有些锈迹。他轻轻打开盖子,一股陈旧的樟脑丸气味扑面而来,夹杂着父亲常用的老式烟草香。

里面是整齐叠放的旧衣物,有父亲当年的工作服,那是他曾经引以为豪的国企工程师制服,还有一些已经泛黄的衬衫,每一件都熨烫得一丝不苟,彰显着父亲一贯的严谨性格。

他一件件地拿出来,小心翼翼地放在床边的椅子上,最后在箱底,在一叠发黄的家书下面,发现了一个红色的小本子,封面泛着岁月的光泽。



"找到了,爸!"李明拿着那个小本子走回父亲床前,看到父亲那期待的眼神,他的心不禁一颤。

李国强的眼睛一亮,枯瘦的脸上绽放出微笑,他伸手想要接过来,却因为手抖而无法抓稳。李明帮他翻开小本子,纸张因潮湿而略微卷曲,这才发现那是一本存折,上面印着"中国工商银行"的字样,日期显示是二十六年前的,正是父亲刚退休不久的时间。

"这是您的存折?"李明有些惊讶,他从不知道父亲还有一个存款账户。作为家中的独子,他一直以为自己了解父亲的一切。

李国强点点头,眼中闪烁着泪光,他的嘴角微微颤抖,似乎要说什么重要的事情。"我一直存着...为了你和小鹏..."他的话语中充满了父爱的温度,声音越来越微弱,似乎这短暂的清醒已经耗费了他太多精力。

细微的阳光照在他的脸上,勾勒出每一道皱纹,每一个岁月的印记。

李明翻看着这本尘封已久的存折,上面的每一笔存款都记录着父亲的辛劳,每一个数字后面都是他无言的爱。

最后一笔交易日期正好是父亲发病前不久,那时候他刚刚升职,小鹏即将上大学。

因为年代久远,存折上的字迹已经有些模糊,金额也看不太清楚,但这丝毫不减其中饱含的情感重量。

李国强的眼皮开始变得沉重,清醒的时刻正在流逝,意识又开始回到迷雾中。

他虚弱地握住儿子的手,那手掌粗糙而温暖,传递着最后的嘱托。"去银行...去看看..."他的声音如同风中的落叶,轻轻飘散。

话音未落,他的眼神又恢复了往日的茫然,刚才的清醒仿佛只是一场梦。

窗外的鸟鸣声和远处的车辆喧嚣交织在一起,仿佛在提醒这个世界依然在运转,而时间却在这个房间里凝固了。

李明坐在床边,心情复杂地看着手中的存折和重新陷入混沌的父亲,泪水不受控制地滑落,打湿了那本红色的小本子,模糊了上面的字迹,却无法冲淡其中蕴含的父爱。

这一刻,二十五年的辛劳和坚持,所有的苦涩与甜蜜,都在心头翻涌。

父亲的短暂清醒,就像黑夜中的一道闪电,照亮了记忆的角落,也照亮了李明疲惫的心。

当晚,小鹏放学回家,李明把下午发生的事情告诉了他。

“爷爷真的认出你了?”小鹏惊讶地问,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李明点点头,拿出那本红色的存折,“而且他记得这个。”

小鹏接过存折,仔细查看,“这应该是爷爷在厂里工作时的职工储蓄账户。爸,我们应该去银行查询一下,说不定里面还有钱呢。”

李明摇摇头,“这么多年过去了,账户可能早就注销了。就算有钱,也不会太多。”

“但我们得去看看啊,这是爷爷清醒时特意嘱咐的事。”小鹏坚持道。

看着儿子执着的眼神,李明想起了父亲当年的模样。那时的李国强,也是这样固执而坚定。他叹了口气,“好吧,明天我请半天假,去银行问问。”

夜深了,李明坐在父亲的床边,看着老人平静的睡颜。二十五年前,父亲还是一个精神矍铄的中年人,工作勤恳,深受同事尊敬。谁能想到命运会如此残酷,将他的意识一点点剥离,只留下一副空壳。

李明轻轻握住父亲的手,在月光下仔细端详着这张饱经沧桑的脸。他忽然意识到,无论如何,今天父亲能够短暂地清醒过来,认出自己,已经是最好的礼物。至于存折里是否有钱,其实并不那么重要了。

04

第二天一早,李明就带着父亲的身份证和那本红色存折来到了银行。这家银行已经换了几次名字,装修也焕然一新,但位置依然是当年的老地方。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的?”柜台前,一位年轻的女银行职员微笑着问道。

李明有些局促地掏出存折,“我想查询一下这个账户的情况。”

女职员接过存折,翻看了几页,眉头微微皱起,“先生,这是一本很老的存折了,我们需要查询一下系统。请问这是您本人的账户吗?”

“不,是我父亲的。”李明递上父亲的身份证,“他现在身体不便,不能亲自来。”

女职员查看了身份证,又看了看存折上的名字,“李国强先生是您的父亲对吗?我需要核实一下您的关系。”

李明点点头,从钱包里拿出自己的身份证,上面清楚地显示他的父亲就是李国强。

“好的,请您稍等,我需要咨询一下我们的系统专员。这种老账户可能需要特殊处理。”女职员说着,拿着存折和证件走向了后台。

李明忐忑地坐在等候区,心里不断猜测着存折里可能有多少钱。也许只有几百元,也许已经清零了。毕竟这么多年过去,没有任何操作的账户很可能已经被注销。

大约二十分钟后,女职员回来了,身后跟着一位中年男子,看起来像是银行的主管。

“李先生您好,我是本行的刘经理。”男子伸出手与李明握了握,“您父亲的这个账户情况比较特殊,需要我们进一步核实和处理。请问您方便跟我到贵宾室详谈吗?”

李明心里一紧,难道出了什么问题?他跟着刘经理来到一间小会议室,坐下后,刘经理打开电脑,输入了一些信息。

“李先生,据我们查询,您父亲的这个账户确实还存在,并没有被注销。”刘经理看着屏幕说道。



“真的吗?”李明有些意外,“那里面还有余额吗?”

刘经理点点头,“有的,而且情况比较特殊。据记录显示,您父亲李国强先生当年在北方机械厂工作,是吗?”

“是的,他在那里工作了近三十年,直到生病退休。”李明回答。

“我们查到,在二十六年前,也就是您父亲最后一次操作这个账户之后不久,他的工厂进行了改制,当时给每位职工都发放了一笔集体企业分红和经济补偿金。”刘经理解释道。

李明记得这件事,当年父亲刚刚被诊断出患病,正是工厂改制的时候。那段时间家里乱成一团,他忙着照顾父亲,处理各种事务,可能忽略了这笔钱的存在。

“这笔钱还在吗?”李明小心翼翼地问。

刘经理笑了笑,“不仅在,而且因为这些年没有人取出,一直在计息。按照当时的规定,这类账户采用的是定期复利计息方式。”

李明的心跳加速了,“那...现在有多少钱?”

刘经理转过电脑屏幕,指着上面的数字,

李明愣住了,整个人吓得退后了几步,“这……这怎么可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