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土在机械轰鸣中舒展筋骨、厂房似钢铁丛林般拔节生长、重点项目擂响争速战鼓……三江交汇,毗邻三地,有着黄岩唯一的出海港口,位于台州两大铁路枢纽中间,独特的区位优势让江口街道在产业升级、城市扩容和协同发展等战略支点承担着“科技创新核心区、新兴产业策源地”的使命。


今年以来,这片千年潮涌之地正以三大牵引性抓手攻坚为契机,绘出一幅向“新”而行的壮阔图景。

向智造

锻造“创新核”

作为台州“湾区科创大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台州梦创园二期项目于今年2月正式动工,标志着这座由工业遗存蜕变的热土即将迈入新一轮发展周期。

总建筑面积超4万平方米的创新载体,是继2021年台州梦创园首建区项目之后,对吴志强院士“梦创家园”理念建设的延展。


以此为落点,作为浙江省“千项万亿”重大工程,总投资额50亿元的浙东南智算中心二期项目也已进入桩基施工,建成后产业规模可达100亿元以上。届时,二者在产业定位上相互呼应,共同构建起完整的数字智造生态体系。

无独有偶,位于老黄椒路北侧与东双路西侧共计204亩的地块已全部挂牌出让。该项目的招商方向很明晰——以新材料、新能源、生命健康为主导产业,适当增加精密制造、创新模塑产业、数字经济等为辅助产业,目前意向性企业已达20多家。

与此同时,“蓝色循环”全国首个超级工厂、浙江诺得药业有限公司年产100亿片固体制剂及2.5亿支液体制剂建设项目、年产100万件高端锻造汽车铝合金车轮智造工厂及研发中心升级项目等项目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

“未来,街道必将凭借这些富有前瞻性的项目布局,持续释放产业发展新动能,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增长极。”江口街道党工委书记陈强表示。

向东融

构筑“协同圈”

在江口街道市区融合多村联改项目征迁现场,处处是忙碌而有序的景象。

“30多年不见发展动静,这两年从征迁到净地,我们实实在在看到了发展的决心。”西岙村村民张翼说。

江口街道市区融合多村联改项目是黄岩区开展规模最大的土地整理,涉及埭头村、西岙村、垷岸村等9个村2625户9000多名村民,拆除建筑达93万平方米。


作为市区融合、黄岩向东发展的主战场,江口街道以市区融合多村联改项目为契机,创新“1234”工作机制,以党建为引领,建立一套工作体系,健全挂图作战、循环作战两项工作机制,破解四大工作难题。

截至目前,累计完成签约2906户,整体签约率达98.6%,累计腾房608户、拆除333户564间、拆除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其中安置区块签约率、腾房率、拆除率实现3个100%,台州学院选址区块签约率100%。

眼下,江口街道白云山西路南侧、芦村河西侧及应家山路西侧地块等项目也正稳步开发中,昔日低效零散的村落正蜕变为产城融合的新载体。这片腾挪出的广阔空间,将成为承接科创产业、优化城市功能的前沿阵地,为黄岩“向东融”战略注入澎湃动能。

向新城

崛起“生长极”

如果说市区融合多村联改项目为黄岩“向东融”打下了扎实基础,那么,三江新城区域开发则是其崛起“生长极”的具象呈现。

早在两年前,江口街道就聚焦教育、康养、新能源等产业集群,致力于雕琢出一座充满蓬勃活力的崭新城区。


目前,该片区的开发建设进展顺利。规划层面,三江口区域的概念规划和核心区的城市设计在国际竞赛中脱颖而出并顺利完成。同时,北师大台州附属高中北侧的安置房建设项目已建成,垷岸安置房建设项目也已完成建筑方案和初步设计。

值得一提的是,台州学院江口校区建设已正式启动,首期建设规模约1500亩,将按照“百年大学”和“国内一流”的标准,建成拥有优良教学环境、现代时尚建筑群落和一定艺术空间氛围的现代化新校区。

此外,校区设计强调“山水校园”理念,利用依山傍水地形打造绿色低碳空间,未来或与九峰山风貌提升工程联动,与黄岩石窟、九峰山、郊野公园形成“一校一窟一山一园”的黄金轴线,成为台州主城区融合发展的地标走廊。

不难预见,未来,三江新城将勾勒出“教育高地引领、文旅IP赋能、生态网络织补、产业集群跃迁”的全维愿景。

作者:施佳丽

编辑:张婷

一审:陈佳

二审:柳祥宝

三审:黄元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