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绍兴市非遗保护协会召开一届五次理事会,这也是为落实今年1月8日召开的协会会长(扩大)会议精神,更好推动协会全年重点工作的一项举措。浙江省非遗保护协会副会长、绍兴市非遗保护协会会长、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二级巡视员何俊杰、副会长宋金才、钱木水、陈鹏飞、杨言荣,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胡兆海、潘兴祥、陈鹏飞、吴凤花、王莺、吕成等50余位各级非遗传承人、非遗企业代表,市和各区县市非遗主管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回顾了协会2024年工作十大亮点,通报了2025年度工作计划,并专题研究了国内首部非遗短剧的筹摄、非遗经济创新实践案例征集、非遗标识与知识产权保护等今年要重点突破、落地的工作。会议还通过了建立绍兴市非遗保护协会越城区专业委员会决议,聘任越城区政协常委、文化文史和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区文化产业促进会会长王甬为专委会负责人;新增了绍兴市东山大观酒店有限公司为协会副会长单位,浙江春晖集团创始人、东山大会发起人杨言荣增选为协会副会长;增补了绍兴咸亨酒业有限公司、咸集非遗文化(浙江)有限公司、浙江视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绍兴市越城区泉石汇文化会馆为协会常务理事单位。



协会副秘书长、创意传播专委会主任张文军介绍了国内首部非遗短剧《楝树花开》筹拍情况;协会秘书长梁智渊介绍了非遗经济案例征集及课题研究情况;协会副秘书长、法律咨询专委会主任凌国良介绍了非遗标识与知识产权保护情况及未来构想;各理事单位、非遗传承人、非遗企业代表畅所欲言,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会议重点突出,主题鲜明,大家表示,2025年,随着中国春节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已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也可以说今年是中国非遗年元年,由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面复兴进入了一个历史机遇期,我们这一代人是这一历史机遇的参与者和推动者,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三个专题的介绍,引起了与会代表的认真思考和热烈反响,大家对各自所从事的专业和业务领域产生了链接思路,特别是围绕绍兴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产城人文融合发展战略,就如何发挥非遗经济的作用,挖掘和利用好绍兴丰富的非遗资源,为绍兴文化在新时代繁荣作出积极贡献,发表了众多的意见和建议,也为进一步发挥好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做好今年的协会工作增强了信心。非遗相关主管部门的同志也就加强政府与协会组织的协同和联合,共同推动非遗传承薪火行动、开展非遗项目申报、非遗推介提出建议。


浙江省非遗保护协会副会长、绍兴市非遗保护协会会长何俊杰在听取大家意见后,作总结讲话。何会长表示:绍兴市非遗保护协会成立一年多来,始终锚定“做政府服务的助手、非遗经济的推手、文化引领的跑手、非遗传承人的帮手”四大目标,协会的声誉和地位有了极大提升,已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和非遗链条中不同人群的支持。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赞誉绍兴是浙江的“罗马” 20周年,我们要重温总书记的嘱托。从⽂化和现实发展的历史逻辑视⻆审视,2025年是文化强国战略实施的关键契机年,绍兴拥有⽂化资源富矿,务必把握优秀传统⽂化发展历史机遇期,深刻阐释“浙江的罗马”论断的理论逻辑,推动非遗映照美好生活、推动非遗融入寻常百姓家、推动非遗成为传统文化全面复兴的标识和样本,助力绍兴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实现。


责编:易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