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1934年10月,对于中央苏区来说无疑是沉痛的,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中央红军被迫长征。长征是伟大的,同时也无比悲壮。

长征是一次前路未知,前途未知,无比凶险的大转移,加上复杂的敌我形势和内部斗争因素,注定有人能跟着走,有人却只能留下。

在当时的情况下,虽然跟随主力部队也是凶多吉少,但是留下则意味着更加凶险。然而,正如毛主席所言: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既然革命是暴动,就意味着有人会牺牲。长征前夕,中央苏区不少红军被迫与亲人分离,从此成为永别,一些女人的丈夫即使是党政重要领导人,也因为不符合条件,被迫留下。

这些留下的女人大多命运曲折,在残酷的斗争环境下结局悲惨,本文仅选取其中的5位讲述。

贺怡是贺子珍的妹妹,是毛主席三弟毛泽覃的妻子。毛泽覃1923年入党,曾参加南昌起义,颇有战功。他们夫妻两人被留下,原因是当时掌权的“左倾”领导为了消除毛主席影响,不愿意带他们。

毛泽覃留下后,先后出任中央苏区分局委员、红军独立师师长、闽赣军区司令员。夫妇两人留下后,率部转战于闽赣边界的崇山峻岭,坚持极其艰苦的游击战。

1934年底,两人接到不同的命令,毛泽覃率红军游击队在闽赣边界打游击,贺怡到赣州从事地下工作。两人在会昌县白鹅洲码头分别,一人坐船北去,一人挎枪南下,从此永别。



1935年4月,毛泽覃被国民党部队包围在江西瑞金红林山区,他为了掩护游击队员突围而壮烈牺牲。两个月后,贺怡从报纸上看到毛泽覃牺牲的消息,悲痛地晕厥过去。

很快,她就化悲痛为力量,将所有的精力放在如何秘密工作,扩大党组织。为了隐身敌穴,她曾在三保经堂当过尼姑,工作开展得卓有成效。

1940年,贺怡曾被捕入狱,遭受严刑逼供,始终坚贞不屈。经组织营救出狱后到延安,1948年曾参加过辽沈战役。她是在艰难困苦中磨砺出来的大无畏革命者,不幸的是,1949年11月,贺怡在去赣南寻找小毛(毛主席与贺子珍之子)归来的路上遇车祸牺牲,年仅38岁。



1933年,董必武与陈碧英结婚,两人有过1年零四个月的幸福时光。长征前夕,董必武接到随主力转移的命令,陈碧英却因体检不合格不得随行。

不舍得与丈夫分离的陈碧英陪着丈夫走了3天3夜,服从组织安排到到广东坪石的兴梅山坚持地下斗争。很快,中央苏区被国民党全部占领,无处立脚的陈碧英被迫回到老家。

陈碧英是穷苦出身,6岁就跟随母亲乞讨为生,1928年入党。回到老家后,陈碧英本想到湖南找红军,母亲看到老家周边每个村子都驻扎着国民党反动派,苦苦劝她改嫁保命。



万般无奈之下,陈碧英与村里的老光棍严修道结婚,并搬到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村子生活。新中国成立后,当陈碧英知道丈夫还活着,并有了妻子后,这个苦命的女人感叹道:“这就是命啊!”

1960年10月,已是新中国领导人的董必武再次回瑞金,曾对妻子何莲芝说一定要找到陈碧英。

怎奈,当地相关部门详细调查、了解,也未能找到陈碧英,她居住的村子实在是太偏僻了。1983年7月,74岁的陈碧英病逝,此时董必武已经逝世8年了。



中央红军快要长征时,林伯渠的妻子范乐春正在坐月子,被判定为“不宜随军行军”,这意味着夫妻两人就会分离,且可能是难以再相见。

林伯渠离开后,范乐春就将孩子送回老家,自己则到闽西领导游击战争。三年的闽西游击战争,范乐春的工作成绩斐然,她也成长为一名出色的红军游击队供给部部长。

1938年3月,闽西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二支队走上了抗日前线,范乐春留在闽西出任南潮梅特委妇女部长。游击战争的条件实在是太艰苦了,3年的“苦日子”熬垮了范乐春的身体,她开始频繁患病,身体变得非常虚弱。

1941年,带病工作的范乐春病逝在永定县西溪赤寨山,年仅39岁,她留下的遗憾就是没能再见到政府林伯渠。



1934年7月,瑞金沙洲坝,一对新人喜结连理,新郎是谢觉哉,新娘是郭香玉。尽管丈夫是中央政府秘书长,中央组织局也没有格外开恩,以郭香玉是小脚为由,不允许她随军长征。

郭香玉留下后,跟随留守部队到闽西打游击。1935年3月,她不幸在战斗突围中被俘。当敌人得知她曾是中央苏区的机要收发员,还是谢觉哉的妻子时,喜出望外,软硬兼施,希望能得到更多想要的东西。

然而,令敌人没想到的是,无论是糖衣炮弹,还是严刑逼供,对郭香玉而言,都毫无作用。气急败坏,恼羞成怒的敌人丧心病狂地将郭香玉活埋杀害。谢觉哉到达延安2年后才得知郭香玉被害的经过,内心十分悲痛,写了一首词,读来令人潸然泪下。



《浣溪沙·忆郭香玉同志》
“坚贞勤朴我怜卿,才得相亲又远征,
依依驻马不胜情,一齿仅存犹喷血,
百鞭齐下不闻声,光宇千秋玉比馨。”

结局最悲惨的则是陆定一的妻子唐义贞。因为不招左倾领导人喜欢,时任中革军委总政治部宣传部长陆定一的妻子唐义贞,被以“怀有身孕不宜随军”为由留了下来。

1935年12月,唐义贞跟随留守部队在行军途中生下了儿子陆小定。不久后,迫于国民党军队的围剿,唐义贞忍痛将刚出生不久的儿子交给老乡抚养。

红军游击队为了突围,采取分散的形式,并给每个人发一张画有集合点的纸张。很不幸的是,唐义贞在突围时,被敌人俘获。



她为了不暴露游击队的集合点,将口袋里的纸张吞咽下去。凶残的敌人为了得到这张纸,将使用利刃,从唐义贞的喉管开始切割,一直到腹部剖腹,在唐义贞的肠胃里翻找“机密”,场面不忍直视,实在是惨不忍睹。

唐义贞曾被誉为中央苏区的“巾帼三杰”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他们的儿子被找到……革命胜利不易,我们团结起来,战胜一切凶残的敌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