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虽然不是贫油国家,但是和石油储量丰富的国家比起来,我国目前已经发现并且在开采的石油规模还是较低。于是,有观点就认为,我国正好完美避开了世界上的两大石油带。
但实际上,这种说法并不严谨,世界上的石油分布确实呈现出一定的特征。可从根本上来看,已经发现并且在开采的石油分布,跟探测的石油分布地带,两者是存在差距的。
就是说,我国虽然不在常规意义上的石油带上,但并不代表我国没有丰富的石油储备。除此之外,世界上除了已经存在的石油丰富地区,还有一些地区的石油没有被发现,更没有被开采。
世界上只有两大石油带吗?
按照目前的一种观点,世界上只有两大石油带,一个位于东半球,一个位于西半球。先来看东半球的石油带。
从印度洋的波斯湾一路向北,一直延伸到俄罗斯境内的西伯利亚地区,就是该观点所说的东半球上的石油带。
波斯湾地区以及沿岸地带石油丰富,向北延伸到高加索地区同样也存在储量丰富的石油,再延伸到俄罗斯境内的西伯利亚地区,以及乌拉尔山脉地区也有石油分布。
西半球的情况,则是从委内瑞拉一路向北延伸到墨西哥湾,再到美国,这条带状上的石油储量丰富。
表面上来看确实是如此,因为中东地区的国家、俄罗斯、美国、委内瑞拉确实都是石油出口大国。
可实际上,上述地区的石油开采规模确实很大,但世界其他地区的石油产量以及出口也不是不行。换句话说,世界上已经发现并且正在开采的石油,不仅仅局限在这两个石油带上。
何况,处在石油带上的国家和地区,也不见得都拥有丰富的石油。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亚美尼亚。
同样都是位于高加索地区,亚美尼亚是一个贫油国,石油和天然气的日常需求都靠进口,而它的邻国阿塞拜疆,则正好拥有丰富的石油储量。
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来,所谓的两大石油带的说法其实并不严谨。那么,世界上的石油分布究竟有着怎样的规律特征呢?
没有规律就是最大的规律
从本质上来说,世界石油的分布并没有呈现出多大的规律性,因为世界各地几乎都有石油分布,只不过是存在多与少的区别。
如果非要寻找石油分布的规律性,可以明显看出来,东半球的石油探明储量要高于西半球的石油探明储量。但是这种情况实际上也不准确,原因是什么,等到下面再详细解释。
具体来看,目前探明的石油储量3/4的规模集中在东半球,西半球的储量分布大约只有1/4。具体到世界上的各个地区,目前已探明的石油主要分布在北纬20°~40°,以及北纬50°~70°之间的地区。
中东地区的波斯湾以及北美地区的墨西哥湾,这两个石油丰富的地区基本上处在北纬20°~40°之间。而在北纬50°~70°之间,则分布着知名的北海油田、西伯利亚油田、阿拉斯加湾油田。
除了上述地区外,非洲地区的石油储量实际上也很高。还在2006年的时候,非洲地区探明的石油总储量就达到了惊人的156.2亿吨,且主要分布在几内亚湾地区以及北非地区。
整个非洲地区,尼日利亚的原油产量最高。以2016年的数据为例,当年的11月份,尼日利亚每天的原油产量为178.2万桶。
非洲地区另一个产油大国是安哥拉,同一时期每天的原油产量达到了168.8万桶。除了这两个国家以外,非洲的利比亚、阿尔及利亚、苏丹、埃及也属于产油大国。
除了非洲地区外,亚太地区以及亚欧大陆,已经探明并且在开采的石油储量规模也超过了200亿吨。
从上述情况就能看出来,世界上的石油分布并不是像有些观点所说的那样,都处在两个所谓的石油带上。
由于对石油的探测一直在进行中,可以明显看出来,目前世界上的石油分布并没有呈现出什么规律性。
虽然已经探明,并且在开采的地区呈现出一定的分布特点,可这种特征随着探测的继续,都在被一一打破。
比如我国的南海地区,同样拥有丰富的石油储备,被誉为世界上的第二个波斯湾。
550亿吨的储量规模
南海地区并不位于上面所说观点的石油带上,但是这里的油气资源却相当丰富。南海的面积在200万平方公里左右,截止到2012年,整个南海大陆架已知的含油盆地至少有十几个。
单单是在靠近海南省的近海地区,就分布着三个含有石油的海底盆地,其面积达到了16万平方公里,已经探明的储量为55.2亿吨,天然气的规模为12万亿立方米。
如果再算上南海的其他地区,石油储量保守估计在230亿吨到300亿吨之间,乐观预估超过了550亿吨,天然气的规模达到了20万亿立方米以上。
所以说,单单一个南海地区就可以看作是第二个波斯湾,而且这个地区又不是分布在所谓的石油带上。最关键的是,这只是目前已经探明的规模。
之所以要严格区分探明以及未探明,根本原因就在于,世界上的石油分布并不是目前已经探明的这些地区,在很多还没有探测的地区,可以肯定的是也存在石油分布。
这样一来,所谓的世界石油带的说法就不攻自破了。两个已经存在的石油带,严格意义上来说,只能算得上是已经探明且在开采的石油地区。
5650亿桶的石油还没被发现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12年发布的报告预估,全世界至少有5650亿桶的常规石油还没有被发现。
除此之外,还有1670亿桶的天然气凝析液也没有被发现,未被发现的常规天然气规模也高达5606万亿立方英尺。
虽然各个国家的石油勘探队一直在各地找油探测,技术和手段也越发先进,但是整个地球上的石油究竟有多少,目前也没有明确的数据。
具体到世界上的不同地区,超过7成以上还没有被发现的石油,评估显示主要集中在4个地区。
其中一个地区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评估规模在1150亿桶左右;另一个地区在北非,规模为1110亿桶;南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评估规模1260亿桶;北美大陆北端地区评估规模610亿桶。
从上述情况就能看出来,这些还没有被发现的预估石油分布地区,其整体的分布也没有呈现出什么规律性。
可能有人会说,以上只是猜测,那些地区究竟有没有石油还是两码事,在没有发现之前当然可以这么说。
但是,现在特朗普拼了老命争抢格陵兰岛乃至北极,一个主要的原因是这里资源丰富。
900亿桶的石油储量
北极也是一个资源储量极其丰富的地区,除了有煤炭和矿石,整个北极还有大量的油气资源,这里潜在的石油储量超过了900亿桶,天然气凝析液的储量在440亿桶左右。
除此之外,天然气的储量高达47.9万亿立方米,煤炭的理论储量超过了30亿吨。单单是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量规模,就占到了全世界未开发储量的1/5。
上面曾经提到一个观点,世界上的石油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地区,而北极地区既不属于东半球,也不属于西半球。所以关于石油的分布地区规律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特朗普上台以后,对格陵兰岛乃至整个加拿大都表现出了浓厚的侵吞兴趣。最大的原因恐怕就在于,特朗普想要这一地区的自然资源。
但是从整体的角度来看,目前的北极属于公地,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未来这里的石油乃至天然气如果被明确发现了的话,各个国家势必会发生更加激烈的争抢。
从这个角度其实又能证明,世界上的石油分布并没有什么显著的规律。如果真的有规律的话,世界各国可以提前估计哪里有石油分布,然后对于哪些公地就可以提前布局,甚至是直接占领。
主要的产油国里也有中国
我国也是世界上的石油产量大国,只是由于消耗量大,所以产量就很容易被人自动忽略。以2021年的数据为例,前10位石油产量最多的国家,我国排在第6位。
一个颠覆常识的现象是,我国的排名还在伊朗、阿联酋、科威特这几个常规印象中的产油大国之前。
还有一点,我国目前的产量还只是已经探明并且在开采的储量,未来南海地区的石油进入大规模开采阶段以后,我国每年的产量肯定会进一步提升。
所以说,世界上丰富的两大石油带,根本就是毫无规律可循。
结语
目前人类对石油的理解并不是说真正达到了极限,很多理论只是假设,还有一些认知可能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
因为相关的探测还在继续之中,对于石油的认知,每一个阶段都会有全新的认识。就比如说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世界主流观点都认为我国没有石油,后来证明之前的观点是错的。
再比如说,目前的技术是根据地球的地质情况,来推测石油的分布,这种理论也不见得就是完全正确的。
一切都还没有完全确定,随着人类技术的持续进步,对于石油的理解、探测以及开采肯定也会进一步加深。没准在太平洋底的深处,同样也分布着大量的石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