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曾赞誉杨明斋是我党历史上受人尊敬的“忠厚长者”,在我党建党前后,杨明斋做过许多工作,对我党的早期事业做出过重大贡献,是名副其实的建党元勋。

然而,我党历史上这么重要的一个人物,死因曾长期是一个谜团,直到1988年才被华东石油大学马列教研室研究者余世诚揭开。

杨明斋是山东平度马戈庄人,出生于1882年,很长一段时间,杨明斋的卒年都是存在争议的,被写成“1931年”,或者说是“1931年后”。

关于杨明斋的死,曾经最权威的说法来自于《青运史资料与研究》第3辑所载的《曹靖华同志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情况》,在这篇文章中,曹靖华回忆周总理1954年与他谈话时,提到杨明斋:

“后来他生病,苏联送他到西伯利亚养病,那里条件比较好,但后来病死在伊尔库茨克”。



杨明斋7岁读私塾,16岁辍学务农,19岁年到海参崴打工赚钱,26岁到西伯利亚边工边读,在那里,杨明斋与当地做苦工的华人劳工打成一片,被推选为华人代表。

他还参加了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十月革命爆发前夕,杨明斋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党,打入俄国的外交机构,秘密为布尔什维克党工作。

十月革命爆发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着反动派的反扑,杨明斋广泛动员华工参战,保卫红色政权,后来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



28岁时,他被派到当时被日本人占领的海参崴从事秘密地下工作。不久后,他跟随以维金斯基为代表的共产国际工作组到中国活动。

他与李大钊、陈独秀等一起工作过,是我党早期的著名活动家,为我党成立和一大召开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一大之后,杨明斋从事党的理论教育和新闻宣传工作。1922年7月,他出席了中共二大,积极参与制定党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后任苏联顾问团翻译,在广州做促进国共合作的工作。他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国思想文化,成为建党时期党内屈指可数的几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



杨明斋在党的二大之后,日渐被冷落。主要原因就是他曾反对马林关于我党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行国共合作,虽然后来他表态服从共产国际的决定,但信任度已经大打折扣。

1925年10月,杨明斋带领一大批中共党员,前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如安排任弼时、肖劲光等20余人赴苏俄学习都是他安排的。

1927年夏天,杨明斋听闻蒋介石叛变革命,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他主动要求回国工作。在国内的白色恐怖之下,他隐居在北平,埋头著述,写出了20多万字的《中国社会改造原理》。



一直到1929年,杨明斋还和家人保持着联系,1930年之后却杳无音讯,家人登报刊登寻人启事,也没有任何结果。

为了揭开谜团,国内的党史研究者多年不懈努力,华东石油大学马列教研室的余世诚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1988年9月,他以个人身份给时任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写信,请求帮助查询杨明斋的身世。

没想到的是,戈尔巴乔夫批转了余世诚的信给苏联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吉塔连科。吉塔连科查阅档案后,以公函的形式答复了余世诚。公函中说:

“1930年1月,杨明斋未经党的领导许可,在走私者的帮助下越过中苏边界,直至这年秋天,他都在哈巴罗夫斯克扫盲站做中文教员。后来,他转到符拉迪沃斯托克,在《红星报》和无线电台工作。1931年杨明斋被当作“叛逃者”流放到托阿斯克当勤杂工。1934年8月,杨明斋流放期满,来到莫斯科,在一家出版社当投递员、眷写员、校对员。1938年2月明斋被以捏造的罪名逮捕,同年5月被杀。
现在,根据苏共中央提出的建议,对所有非诉讼机关镇压的人都应该恢复名誉……



至此,杨明斋的死因之谜真相大白。我党的建党元勋如此悲惨地死于冤案之中,令人难以相信,更是令人感叹:历史有时候是如此的沉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