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1 日傍晚,一场罕见大风即将席卷北京,而此时,296 名结束研学的小学、初中学生正集中返京,北京北站上演了一场与大风赛跑的暖心接力。

当天下午 4 点多,来自北京顺义高丽营学校五年级、六年级、初一年级 11 个班的 296 名学生,结束了为期 4 天的大同研学之旅,乘坐 G2544 次高铁列车返程。一路上,孩子们还沉浸在观看历史古迹的兴奋中,然而,列车上的 26 名老师却忧心忡忡。他们接到众多家长电话,担心孩子们能否早点回来,到北京北站后大风来袭怎么办,如何保障孩子们安全回家。老师们只能盼着列车加速,接站顺利,赶在大风前让孩子们平安到家。


研学机构负责接站的冯琳老师和同事们下午 4 点就抵达北京北站,并联系好 11 辆大巴车。但他们发现,北京北站临近二环,周边交通复杂,大巴根本无法就近停靠。若远端接站,不仅接驳距离长、效率低,孩子们等待时间久,大风天气下师生安全更是难以保障。

无奈之下,冯琳试着向北京北站门口岗亭保安说明困难,保安迅速将情况反馈给市重点站区管委会北京北站地区管理办公室。短短不到 5 分钟,管理办公室就给出解决方案:开放平时不开放的东门,分批让大巴进站接孩子!

原来,北京北站站前广场平时进出站客流大,出于交通秩序和人车分流考虑,大巴车不允许进入,站区东门也不开放。此次临时开放,完全是为了孩子们的安全。北京北站地区管理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孩子们的人身安全肯定是第一位的,这样既便于组织大流量瞬时出站的人群有序登车,也利于车站统一安全管理。”


“这是个不情之请,我们就是随口一问,也没提前打招呼,没想到这么快就给了我们回复,还为我们破了例。” 冯琳感激不已,“不然大风天气真不知道怎么办。”

晚上 6 点 15 分,距离列车到站还有十分钟,北京北站东大门打开,首批 6 辆大巴车有序开进站前广场,纷纷掉转车头方向,车头朝外,方便孩子上车后迅速离开前往二环。站区志愿者 “旅客身边人” 维持交通秩序,疏散周围人群,确保大巴安全停靠。

晚上 6 点 24 分,高铁列车准时停靠北京北站 4 站台。老师们将出站人员身份证件交给车站工作人员,在客运员引导下,300 多名师生快速出站。保安、交通协管人员、城管、志愿者早已在 1 号出站口外等候,接力为学生指引方向、维持秩序,从楼下到地面,引导学生登上大巴车。


“重的箱子放外面,轻的放里面,大家动作快些!” 站区志愿服务人员一边帮忙放行李,一边催促学生。为防范大风和沙尘,现场工作人员还准备了一大袋口罩,给有需要的孩子发放。

晚上 7 点多,孩子们全部安全离开,北京北站东门又关闭起来。看着最后一辆大巴缓缓驶离车站,站台上的工作人员们终于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们相互对视,眼中闪烁着对这份临时任务的自豪与满足。尽管天色已晚,寒风依旧凛冽,但他们的内心却因这份对孩子们的关爱而倍感温暖。

孩子们坐在大巴车上,透过车窗向外望去,看到那些为了他们的安全而忙碌的身影,心中充满了感激。他们纷纷表示,这次研学之旅不仅让他们领略了大同的历史文化,更让他们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与温暖。


家长们也在焦急等待中接到了孩子们平安到家的消息,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他们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向老师们表达感谢,同时也对北京北站和管理办公室的高效应对表示赞赏。

这场为了孩子们安全的暖心接力,不仅是一次简单的交通疏导,更是一次社会正能量的传递。它让人们看到了在面对突发情况时,社会各界的团结协作与无私奉献。这份温暖与关爱,将永远铭记在孩子们的心中,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而我们每个人,也都可以成为这份温暖的传递者。在他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援手,用我们的行动去传递爱与关怀,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这一场为了孩子安全的暖心接力,彰显了各方对孩子们的关怀与守护。大家身边有没有类似温暖人心的事件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用真实的记录,笔者要为那些平凡和不凡发声!我们相信,真实故事,更具说服力,更感动人心。更多资讯请关注:艺飞说!

#时事热点我来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