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0吨“厦金号”已就位,厦金大桥建设如火如荼,一旦建成,台湾通道的建立也将指日可待,如今统一步伐正在加快,厦金大桥又将发挥着怎样的特殊价值?未来又将如何推动台湾通道的建设?



厦金大桥迎来突破性进展

3月初,据厦门日报报道,首批 “厦金号”盾构机部件已经吊坠上岸,顺利运抵厦金大桥(厦门段)施工现场,“厦金号”重达5100吨,开挖直径高达16.15米,最大可挖面积可达204平方米,几乎相当于半个标准篮球场大小,这也是福建省内在建隧道工程中最大直径的盾构设备,在世界范围内都“首屈一指”。如今“厦金号”已经整装待发,预计5月完成调试始发掘进。预示着厦金大桥即将进入新施工阶段,距离正式通车也不远了。

厦金大桥是连接厦门本岛与金门岛之间的跨海大桥,中间连通厦门翔安新机场,大桥主线长17.34公里,横跨本岛与大嶝岛之间,还有2.275公里的支线配套工程,总长大约19.6公里。金门县目前由我国台湾省实际控制,地处福建省泉州围头湾与厦门湾内,东侧面向台湾海峡,距离大陆最近只有2310米,向东距离台湾岛大约210公里,金门是台湾省与大陆沟通的重要桥梁,因此厦金大桥的建设对推进两岸统一意义重大。



2008年,厦金大桥被福建列为省内“三纵八横”高速公路网的一环,2018年,晋江向金门输水项目开通后,极大缓解了金门人民对地下水的依赖,解决了当地长期缺水问题。在此背景下,金门民众更期盼厦金大桥的迅速开通。

后经过几年讨论推进,2023年大桥厦门境内正式进入开工阶段。2025年3月,厦金大桥(厦门段)项目首个预制墩台完成高精度吊装,预示着该项目的智能建造装备具备充足适用性,接下来项目建设速度也将越来越快。更值得注意的是,4月10日起,为保障厦金大桥(厦门段)安全如期建设,厦门与金门之间的“小三通”客运航线运营,自开通24年来首次出现重要调整,由此也反映出厦门与金门对这座大桥的重视程度。

更值得注意的是,金厦大桥原是在台湾海峡隧道设想上而提出的,大桥完工通车后,也预示着迈出了打通台海通道的重要一步。



台海通道设想

台湾海峡是横亘在我国福建省与台湾省之间的重要水道,南北连通南海和东海,海峡长400公里,面积大约9万平方公里,海峡最窄处位于台湾岛白沙岬与福建海坛岛之间,宽度大约130公里。为了方便两岸沟通,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便有专家提出了在台湾海峡之间修建隧道的设想。通过多年研究,台湾通道共包括三个方案,一个是从福建长乐,经平潭岛,跨海峡抵达台湾省新竹的北线,这条路线全长140公里,跨海部分大约124公里,是三个方案中最短的。目前京台高铁大陆段已经建成通车,京台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主通道之一京港(台)通道的一部分,以北京为起点,连接华北、华中、华东、华南多个地理单元,贯通京津冀、长三角、长江中游、海峡西岸、粤港澳等多个重要城市群和经济圈。

随着福平铁路的建成通车,预示着京台高铁已经延伸至平潭,台海通道北线也因此被寄予厚望。



中线方案则是以福建莆田为起点,经南日岛跨海侠最终抵达台湾省苗栗县,这一方案与北线情况类似,不过海上需要应对的气候条件和水下地质条件要更加复杂,且海水较深,施工难度比较大,因此没有被广泛关注。

而南线方案则是从厦门接入金门,跨海峡以澎湖列岛作为节点,最终抵达台湾省嘉义县,虽然这条路线最长,全长能够达到174公里,但可辐射台中、台南大部分地区,因此战略纵深优势要更加明显,如今随着厦门大桥项目取得新突破性进展,更多人开始关注这一南线方案。

一旦打通台海通道,台湾省将与大陆各地区实现高效连接,未来台湾同胞坐着高铁去北京将不再是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