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6月,在新中国第一位城市规划设计大师任震英的主导下,《兰州市都市建设计划草案(1951-1958)》编制完成。
彼时,草案中便提到:“沿黄河南岸50米至100米内,拟辟滨河风致路。”这便是兰州黄河风情线,最早的由来。
此后,从拆除兰州北城墙、扩大南滨河路的宽度、拓建北滨河路,到沿着黄河南北构思而形成的丝绸古道为主旋律的滨河路,再到建立园中园,打造黄河母亲、绿色希望、平沙落雁等为代表的雕塑群的风情廊道、黄河风情线逐步丰盈了起来。
依托黄河两岸的风景名胜,2000年起,兰州市动工建设了一条长约40公里的风情线。规划之初的“十里黄河风情线”,也由此被改称为“四十里黄河风情线”。
时至今日,兰州黄河风情线的规划早已突破主城区黄河沿岸的局限,而是向西延伸到了西固区三江口,向东延伸到了榆中县青城古镇,全长达到了150公里,升级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百里黄河风情线”。
今年3月底,兰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了一则:兰州黄河风情线大景区管理委员会2025年《兰州黄河风情线大景区总体规划》编制项目招标公告。
据公告信息显示,该项目重点规划范围为黄河兰州城区段西起西固区西柳沟,东至城关区桑园峡,全长47.5公里黄河风情带;而规划研究范围为黄河兰州段西起西固区达川镇,东至榆中县青城镇,全长150.70千米(含城区段、非城区段)。
需要注意的是,规划内容将围绕景区发展定位、文化旅游产业、景区交通系统、旅游服务设施、智慧景区规划等展开。
也就是说,2025年,兰州百里黄河风情线,又将迎来一次全新的升级!实际上,围绕百里黄河风情线,兰州已经有了相应的新部署……
今年3月底,兰州黄河风情线大景区管委会召开2025年工作会议。会议中便着重提到:推动实施黄河母亲广场改造提升项目、黄河流域兰州白塔山段综合提升改造E0D项目、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项目,结合无人机、VR技术等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兴旅游项目。
这其中,黄河母亲广场项目横跨于滨河东路之上,它解决了原有公园与黄河母亲雕塑之间的割裂关系,将扩大原有“黄河母亲”雕塑的广场面积,进行提升改造。
提到黄河母亲广场项目,兰州人就难免会想到之前备受关注的黄河母亲文化广场项目。按照最早的规划,还将以小西湖公园为基础,北以黄河母亲雕塑为支撑,打造以黄河为南北新轴线的生态、循环、绿色、智能新型市民文化广场,形成总占地面积249.86亩景区。
黄河母亲广场项目效果图
虽说该项目原本定于几年前就建设完毕,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还暂未传出新动态,但随着兰州百里黄河风情线的综合提升,该项目也有望尽早提上日程。
而黄河流域兰州白塔山段综合提升改造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两期,其中一期为黄河流域兰州白塔山段河堤保护治理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隧道交通工程,包括隧道工程、接线桥梁、接线道路以及其他附属设施建设等。
二期为黄河流域兰州白塔山段黄河文化保护工程,建设内容为桥北广场以及烧盐沟仿古建筑群,一旦建成,整个白塔山片就会升级成为一个可观可游可玩重要景点,目前,其正在有序的推进当中。
此外,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项目,将建设黄河干流文化旅游带以及大夏河、湟水、洮河、渭河、泾河五大支流文化廊道,而“兰州大学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研究院”研究机构的建设也将同步提上日程。
其实,早在2022年,兰州就提出构建“一点一线一环”文旅布局,建设三大国家文化公园的规划。当中的三大公园就包括今年即将提升的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兰州段,以及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兰州段、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兰州段。
需要注意的是,预计2025年,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以及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兰州段,也将全面建成。
与此同时,会议中还提到:还要以金城关5A级景区创建为牵引,促进金城关黄河文化旅游街区数字化赋能和特色化发展。
可以说,白塔山附近的金城关5A级景区项目,就是今年促进金城关黄河文化旅游街区数字化赋能和特色化发展的重点项目……
今年3月,兰州市文旅局组织召开了该项目的相关会议,从景区范围划分、主题定位、文化表现、投入支撑、品牌打造、管理机制等方面对《总体规划》提出了修改意见建议。
而去年年底,刘建勋调研黄河风情线大景区是还特别提到,要以“金城关·黄河古渡”5A级景区创建为牵引,全域布局文旅产业,培育文旅新业态,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切实把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由此可见其重要性。
该项目建设范围以金城关为中心,辐射北山片区,并利用南侧北滨河路改造滨河步行街,构建酒店、餐饮、娱乐、文化、演艺于一体的现代商业集群。
金城关A级景区效果图
值得一提的是,前不久,黄河风情线空中全景观光项目签约仪式也在兰州黄河风情线大景区管委会举行,项目也正式开启了智慧旅游与低空经济的新篇章。
据悉,该项目将以旅游与无人机高空全景技术有机结合,通过中山桥——水车博览园——望河亭和中山桥——黄河母亲——黄河楼2条航线进行无人机拍摄,游客仿佛置身于空中俯瞰景区,可身临其境地感受黄河风情线的秀美景色。
此外,今年3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甘肃省打造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优秀旅游目的地行动方案》。其中还提到加快甘肃省博物馆扩建、健全黄河流域非遗名录体系,以兰州黄河楼为依托,谋划建设黄河文化博物馆等重点项目。
还将围绕黄河文化加快建设黄河文化标志性遗产展示地和黄河文化重要承载地,全力打造“黄河之都”品牌,创作一批文艺精品;并创新非遗活态传承,利用非遗馆、非遗工坊等场所,培育一批非遗旅游体验基地和传统文化体验基地。
实际上,过去的几年里,兰州黄河风情线两岸的建设也已经有了不小的成就。
按照《黄河风情线生态景观提升规划》,兰州以打造“黄河福道”十大特色沿河景观节点工程为主线,实施奥体中心片区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改造步道广场4.6万平方米,提升绿化景观8.6万平方米,改善了奥体中心片区黄河沿岸综合景观风貌。
当然,在实施河道健身步道贯通项目的基础上,还打造以玫瑰花海为主题的大型主题游园, 并在中山桥、黄河母亲雕塑、总院码头、银滩黄河大桥南岸等河堤墙面实施河堤文化浮雕墙项目。
与此同时,兰州还建成了金雁片区“兰州蓝”塑胶运动健身步道5.6千米,打造了马拉松公园马鞭草紫色花海、百合公园“百合花海”、廉政公园雾化溪流、市民公园牡丹园等特色景观。
去年9月,兰州市南滨河路绿色公园黄河文化展示项目也已建成开放,园区内精心打造了全新“八景”点缀其间,文化体验区、游乐区、健身休闲区一应俱全,成为南滨河路又一处靓丽的风景线。
兰州市区内内打造的全长约47公里的兰州黄河风情线,也已成为全国最长的城市滨河景观带之一。不仅有金城关黄河文化旅游街区、黄河楼,还有55座雕塑、21个公园、29公里滨水健身步道,以及众多桥梁和码头。
时至今日,黄河两岸的的风情线已不仅是兰州市民的休闲场所,更是外地游客观光游览之地。
"黄河水奔流不息,兰州城日新月异。”黄河风情线的一次次升级,不仅是一条滨河景观带的蜕变,更是一座城市的发展的见证。
期待不久后,黄河风情线能以更加崭新的面貌为兰州注入全新的活力!
作者=指兰针·小芒果
版权声明:本文为指兰针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如需授权,联系客服
法律顾问= 上海兰迪(兰州)律师事务所·张维林
联系电话:181 9800 5777
我们一起聊聊观点,讲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