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孩子都是各家父母的心头肉,这就是大家呼吁各大名校在考研时应严谨把关、增强透明度的原因,以免闹出想录取却又未录取的乌龙事件,给各个家庭的内心蒙上阴影。在导师那里或许只是选一两个人的事,但对各个家庭来说却如同一座大山般沉重。
最近考研录取期间,不少同学出来指责,称院校录取规则太不透明,他们只想知道,在同样条件下自己为何未被录取,而其他学生却被录取了,即便院校表示这些同学之间没有关系,可能这些人也难以相信。
“这位妈妈,你清醒点!”母亲质问广西大学:儿子优秀凭啥不录!
考研时确实有不少人实现了逆袭。比如今年备受关注的一件事,清华大学航空发动机专业在两名同学中进行录取,一个是425分,一个是361分,最终选择了后者。大家起初都不敢相信,但看了第二名同学的简历后明白了,原来这位同学有很多专利和论文成果,或许清华的老师正是看重了学生的科研经历。
而第一名的那位学生确实没有任何专利。此外,近来广西大学也出了一件事,一位妈妈为自己的孩子鸣不平,她说自己的孩子一志愿是985院校,仅差2分进复试,且本科一志愿调剂专业全部相同。
在这种情况下,这位妈妈坚信自己的孩子调剂到广西大学艺术学院肯定没问题,毕竟孩子一志愿可是冲985的。当天她就给广西大学打电话,称孩子条件很好,结果晚上一家人匆忙赶往广西,途中却发现孩子的名字根本不在复试名单中。
这既浪费了钱,又可能影响了孩子的未来。据说复试名单中有34人,孩子的分数排名第九,按说这个成绩不可能不进,甚至比孩子低30分的人都进了,而且他们的一志愿大多是双非。
孩子大学四年都拿奖学金,而广西大学不看分数、一志愿和备注信息,到底依据什么标准选人呢?难道是走后门?然而,网友们的一番话让这位妈妈愣住了,有些话虽忠言逆耳,她不爱听,但确实是事实。如果这位妈妈能接受这些话,就会发现其实她的孩子也许并没有她认为的那么优秀。
广西大学在这方面的做法或许并没有问题,只是这位妈妈你想多了
首先,这位妈妈似乎根本没明白一个问题,在院校调剂时,院校是主动的选择方,学生即便再优秀,一旦沦落到调剂这一步,就基本是等待被选择的一方,而不应有任何怨言。这个孩子一志愿报的是985又怎样?
哪怕报的是清华北大,没被录取,那一切都归零。到了调剂院校,就得重新参加复试,一切从头开始。学校不会因为你报考的高校好,就认为你一定能通过他们的考核,在这里所有人都要重新接受考核,调剂本就是重新洗牌。
有些学生分数虽低,比如低30分,但他们的研究履历和科研经历或许更优秀,这些才是读研时应重点考虑的方面。这也让笔者想起今年清华大学的事,引发人们思考,原来读研和读本是两种不同的思维。
本科阶段搞唯成绩论或许没什么问题,但到了研究生阶段,即便你成绩好,也可能比不上一个在科研方面早已熟练的同学。如果老师想让优秀的学生为他工作,那他肯定会优先考虑哪个学生培养成本最低且能快速进入科研状态。
这样的学生才是合适的研究生人选。广西大学回应称分数在选人标准中占比很小,这句话没有问题,这是一所合格的211院校应有的态度。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