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潮流文化的浪潮中
当大家还在为盲盒津津乐道时
一匹强劲的黑马——“一番赏”
已悄然在年轻人的世界里
掀起新的热潮
“一番赏”的玩法
消费者通过购买奖券获得抽奖机会,每一张奖券都对应着一款二次元主题的奖品,这些奖品往往围绕热门IP主题,涵盖手办模型、日常用品周边、文化创意产品等多个品类。
这种抽奖模式在年轻人中风靡
背后是谷子经济的蓬勃发展
“一番赏”为何能流行?
对于这类新兴抽奖模式
又该如何加强监管?
“一番赏”凭什么火爆出圈?
刺激与可控并存
相比盲盒
“一番赏”有着独特的魅力
它既保留了抽奖时
那种心跳加速的未知感
又通过公示奖品的抽取情况
给玩家增添了一份确定性和可控感
在番茄口袋这样的集合店
“一番赏”商品柜
总是占据着店内最核心的位置
一套动漫主题的“一番赏”通常有60张到90张奖票,单张价格在38元至88元之间。奖项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字母靠前的奖品是珍贵稀缺的动漫手办、玩偶等,价值较高,极具收藏意义;字母靠后的则是价格亲民的毛巾、杯垫、钥匙链等小物件。
此外,商品架上明确标出未满18岁须在家长陪同下才可购买。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遇到了00后“一番赏”爱好者章昊,他兴奋地分享经验,“大奖一直没有被抽出,这叫‘箱子沉底’,这种时候买入,性价比和中奖率都高。”
在二手平台,“一番赏”的部分稀有奖品,因限量发行,价格被炒到数千元。这背后既有粉丝纯粹的热爱,也不乏有人看好“一番赏”的市场商机。
据亿欧智库发布的《2024中国二次元产业商业潜力研究报告》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二次元市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报告指出,2023年中国二次元市场规模已达到1500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突破2000亿元。二次元产业涵盖从内容创作到衍生产品(如手办、周边)的全产业链。
火爆背后隐忧浮现
引发消费争议
记者登录千岛APP
“一番赏”线上平台发现
软件页面上明确标出
18岁未成年人禁止购买
且一经购买不接受退货
但仍有未成年人在大人不知情的情况下
在线上平台悄悄消费
千岛APP上“一番赏”商品的购买说明。网络截图
在黑猫投诉平台,许多家长反映,孩子线上参与“一番赏”抽奖充值几十元到数万元不等,要求退款却困难重重。平台的拒绝理由常为购买条款已明确注明18岁未成年人禁止购买,一旦下单即默认同意协议。
近期,上海消保委从27万件投诉中梳理出八大问题,“一番赏”就成为其中一大问题,未成年人成瘾、攀比、家长退款难以及奖品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符成为主要投诉问题。
上海消保委强调,线上抽奖平台应当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建立完善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如设置未成年人专属登录模式、实行消费金额分级管控、建立未成年人投诉快速响应通道等具体措施,从源头上防范未成年人沉迷风险。
律师
未成年人“一番赏”消费退款
须结合年龄、消费性质及平台责任
综合判断
在二次元文化盛行的当下
“一番赏”凭借其独特的抽奖形式
吸引着众多年轻人
其中不乏未成年人
当孩子瞒着家长
多次在线上平台为“一番赏”消费时
家长能否成功申请退款?
上海市群成律师事务所律师钱家瑞接受采访时说道,当家长要求就未成年人参与一番赏消费进行退货退款时,需结合未成年人年龄、消费行为性质及平台责任综合判断。
如何判定未成年人的消费行为是否有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需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追认。
钱家瑞指出,若家长未追认且消费行为如大额抽奖消费超出其年龄、智力认知范围,行为无效,家长有权要求退款;单次消费金额较高或累计金额较大,通常认定超出其能力范围,而一番赏若为单次10元-50元的小额多次消费,可能被认定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家长需承担部分责任。
如何判定平台责任?
钱家瑞分析道,一番赏属盲盒性质。依据《上海市盲盒经营活动合规指引》第九条,禁止向8周岁以下儿童销售盲盒,向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销售需监护人确认同意。按照《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平台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性消费服务,若平台未设置年龄验证机制,家长可主张平台过错。
如何判定平台格式条款是否有效?
平台“一经购买不接受退货”的格式条款声明可能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公平原则或《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条款而无效,尤其涉及未成年人时,若平台未采取实名认证、年龄核验等措施,需承担连带责任,已有案例判决平台因未识别未成年人身份而全额退款。
仅标注“禁止未成年人消费”能否免责?
钱家瑞强调,仅标注“禁止未成年人消费”,平台和商家并不能免责,需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实质审核,否则可能因未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64条规定的“网络保护义务”而担责,面临退款、行政处罚,司法实践中责任比例会根据技术措施完善性、消费金额合理性及家长监护疏漏程度综合判定。
心理专家
呼吁理性对待
多方携手守护健康消费环境
在未成年人参与“一番赏”
这类消费行为中
平台和商家需切实履行自身责任
家长也要加强对孩子的监管与引导
动漫周边店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谷子”。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施剑平 摄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俞莉娜接受采访时指出,“一番赏”火爆的原因,在于商家精准把握了青少年和年轻人的好奇心与占有欲。
一番赏充满未知,从大脑“奖赏机制”的角度看,人在期待的过程中,能产生很高的愉悦感和兴奋感。在快节奏的生活中,面对工作生活压力时,“一番赏”一定程度上起到自我奖励和短期解压的效果。
但切记“一番赏”存在成瘾性,要保持一个合理的度,控制投入的时间、钱和精力。尤其是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很容易沉迷其中。
对此,俞莉娜建议家长可从多方面引导孩子合理消费。 一方面,跟孩子讲清一番赏的利弊,并丰富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孩子从认知上树立正确观念; 另一方面,合理控制零花钱,限制孩子购买次数,如一个月一次。
屏幕前的你购买过“一番赏”吗?
如何看待这种消费行为?
评论区聊聊吧~
沪团团来送福利啦!青春上海独家精美徽章共3款,你心动了吗?
想要想要!如何才能获得呢?
点亮本文【在看】与【点赞】,并在评论区留言互动;当【在看】数达到200时,评论点赞第一的小伙伴将免费获得一套徽章哟~
作者: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泳均/文、图(除署名外)
责任编辑:连翊辰
校审:姚佳森
终审:沈蔚
点亮点赞、在看
年轻人“吃谷”又有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