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又要变天了?随着副总统莎拉回国,一场围绕前总统杜特尔特的“法律与政治大战”正悄然重构菲律宾政局。而站在风口浪尖的马科斯,还真别以为这盘棋下得漂亮——他也许正亲手把自己送进了火坑。
据外媒披露,一段ICC前检察官的采访视频正在菲律宾掀起风暴。表面上,这位前官员在谈及“老杜被捕”时一本正经讲法律依据,但细看之下,全是“技术性甩锅”和“话术漏洞”。最关键的漏洞就是:到底是谁下令逮捕杜特尔特的?是ICC,还是马科斯政府?前检察官说是“菲律宾警方逮捕并移交”,但这话一出口,就等于承认了马科斯“干预司法”。可马科斯本人却急忙撇清,说“自己毫不知情”——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一边操盘逮人,一边装傻卖萌,马科斯是在“骗ICC”,还是“骗国民”?
更戏剧的是,这位前检察官话锋一转,又“友情提示”莎拉副总统:可以将老杜案件提交联合国安理会,由安理会“投票中止”ICC调查。这一招,才是真正让马科斯汗毛直立的地方——因为这意味着,杜特尔特“翻盘”的机会真的来了。
谁能在安理会起关键作用?中国。作为常任理事国,中国一票否决权重如千斤,只要中国出面带头支持中止调查,ICC对杜特尔特的案件很可能就会“戛然而止”。这也就意味着,马科斯本想借ICC之刀“清除政敌”,结果反倒被国际社会打了个措手不及。
局势变化下,莎拉手中握有两条战线:一是通过联合国外交施压,二是在九月的听证会前集结有利证据。如果两者配合得当,杜特尔特不仅能全身而退,还能成为“民族英雄”式的回归者。而那时候,被钉在“政治审判”耻辱柱上的,反倒会是马科斯。
于是我们看到,马科斯急了。国内反对派咄咄逼人,杜特尔特阵营也虎视眈眈,于是他又使出老套路——转移矛盾,瞄准中国。
首先是大肆炒作与美军的“肩并肩”军演。表面上是“合作训练”,实则是借美军势力威慑中国,以图转移注意力。其次,又拿仁爱礁做文章,营造所谓“补给胜利”的舆论战术。但这种炒作方式,真能长期奏效吗?
答案是否定的。南海不是菲律宾的后花园,更不是他们政客表演政治秀的舞台。靠挑衅中国来挽救民望,马科斯这招玩不久。南海风浪再大,中国都稳得住,菲律宾挑衅越深,后果越严重。
中国不会干涉菲律宾内政,但在联合国框架内,若有人试图滥用国际司法打压“非西方政客”,中方必不会坐视不管。毕竟,从孟晚舟事件到最近对中国企业的围剿,国际话语权之争早已不只是“法律问题”,更是“国家博弈”。
所以,马科斯该清醒了。你可以不喜欢杜特尔特,但不能把整个国家置于政治报复与外部操盘的风险中。否则,真等到那一天,菲律宾的主权、政局乃至经济都将为你的“私利赌注”买单。
局势走到现在,我们有理由相信:杜特尔特未必败,马科斯未必赢。ICC调查悬而未决,风向正逐渐逆转。副总统莎拉的一举一动,正在撬动整个菲律宾政治天平。而中国的立场和态度,或将成为这场国际角力的决定性一击。
就看,马科斯能否看清这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