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一个行业两强争霸,其中一家被打压得抬不起头被迫倒闭,留下的大量人才、商品和资料,我们作为一个小卡拉米,能不能承接其中一部分?当然了,接手这些东西肯定有好处,但我们要不要考虑到另外一家龙头企业?会不会引火上身?这也是必然。
上世纪的美苏争霸就是一个例子,而苏联倒下后,遗产几乎被成员国瓜分。苏联解体时,乌克兰第106航空军的第37重型轰炸机航空师手里还有43架图-22M3和17架图-22M2。这批战略轰炸机的价值有多重要自然不需要多说,但在2006年,乌克兰空军的最后一架图-22M3还是被拆解了。
有些东西可以拿,有些东西不能拿,一旦拿了,就要承受应有的代价。有些小伙伴肯定要说了,这不就是财不配位吗?不过,有些小伙伴肯定也要说,这就是不自量力的表现。嗯……这也没毛病。
1990年11月19日,《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在巴黎签署,这意味着苏联与欧洲国家实现了和解与互信,美苏两国开始解除军备竞赛。但到了1991年,苏联已经被拖垮,这一份条约已经不适用于当下的环境了。
北约国家这帮资产阶级政客,哪个家里没点商业的底子?就开始盘算着怎么进一步削弱原苏联成员国的武力,让欧洲彻底和平。然后,美国就能抽出手来解决中东的麻烦。就这样,美国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向乌克兰提出拨款800至1300万美元,用来销毁图-22M3战略轰炸机,你要是不听,我就从政治方面施压。
于是,乌克兰被迫拆解了这批图-22M3战略轰炸机。只可惜,当时的中国特别想买,如果能够拿到这批图-22M3,一方面是能拿到NK-22涡扇发动机,这款发动机的最大推力可以达到245千牛。如果能借鉴一下,那不知道省了多少事。另一方面是可以短时间内建立起一个具备优秀对海、对地打击能力的战略轰炸机机队,作战半径可以达到第一岛链。
毕竟,大家都知道当时咱们国家面临的压力有多大。据网上流传的说法是,中国一方面跟乌克兰接洽,另一方面也在跟俄罗斯谈判。90年代中期,中国就在跟俄罗斯讨论进口12架图-22M3轰炸机的事儿,但是俄罗斯并不肯,原因是想积极倒向欧洲。在这个选边站队的节骨眼上,就别节外生枝了,万一得罪了另外一家龙头企业,那被行业封杀也是有可能的呀。
其实俄罗斯这样做,也有另外的原因。本来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也就只有162架图-22M3,但其中只有25%在服役,大约只有40架。这些飞机要拿来当对欧美谈判的筹码,你要是不给钱不让我进群,那这些大杀器我就不拆了。其次,中国肯定要能飞的轰炸机,但图-22M3早就在1993年停产了,我俄罗斯修都没法修,一口气把现役机队分你三成,那我还活不活了?
这会的俄罗斯还是挺嘴硬,要么你就高价买图-22M2,要么这单就搁置。我国谈判团队一合计,旧的图-22M2其实性能很落后,只能丢铁炸弹或者早期的导弹。苏联的导弹也是傻大黑粗,一架可以挂弹24吨的战略轰炸机,只能带3枚1958年研制的KH-22反舰导弹。虽然说导弹性能还不错,但架不住飞机已经很大了,电子战水平却很落后,反舰导弹挂弹量少的话,架不住美国F-14战斗机的拦截打击。大不了,就不买了呗!
其实当时中国这么决定,也是有原因的。第一,图-22M2没法低价收购,大部分也已经停飞。苏联解体时的混乱,说不准这些飞机有什么零部件被偷了卖了,检查、翻新起来很是麻烦。性能更强的图-22M3也不肯卖,那还是麻烦了些。这就像是当年的某多多,大家选某多多,肯定是因为它价格不贵,但东西能用;如果它价格又贵,东西质量又不行,你还想买吗?
第二,图-22M是一款采用变后掠翼设计的战略轰炸机。这玩意虽然能通过调整后掠翼角度,但随之而来的是它维护麻烦,一大堆机械结构要检查、维护、换零件,零件还不一定能自己造,还得找俄罗斯买。采用的NK-22发动机虽然推力大,但苏系发动机当时就是奔着“一次性用品”去的,在美国的标准下,这些飞机的大修周期太短,需要高频率维护,如果引进这些战略轰炸机,后续的维护成本也不低。
第三,中国就算成功引进这些战略轰炸机肯定要面临着很大麻烦。跟轰-6不太一样,图-22M2还是太容易让美国警觉了,你要是没有别的想法,买这大威力的玩意干什么?买回来可不能当一次性玩具,玩腻了就扔,坏了得修。但如果美国每天都通过卫星看着你这批战略轰炸机,有机会就飞,用其他手段判断你具备了这些战略轰炸机的维修、后勤保障能力,那你是打算干什么?
不行,我大美利坚就是要用政治手段来打压你,不让你有想法。说白了,这就是地缘政治,当时我们还是太弱小,不然也不会写出什么全频段带电磁干扰这书来。别前脚才买了这飞机,后脚就提前引起中美对抗,中东都不要了,就是要打压红色阵营的发展,发展到那个程度对我们来说,那还叫好事吗?那不就是妥妥的蝴蝶效应吗?
后面的发展其实也是有目共睹的事情了,2005年之后,连着几年,俄罗斯都想着给中国推销一波图-22M3。当时一度传说2007年中国一口气进口了20多架,涂装都p好了。但事实证明,中国从来没有获得过任何一架。
现在看来,好像买不买也就那一回事,说白了就是“悄默声的发育”,KH-22反舰导弹虽然性能很好,但一架图-22M3也只能带3枚。引进12架,万一打仗的时候梭哈,也才36枚反舰导弹。我们的轰-6J一口气能带6枚鹰击-12,外加两个电子战吊舱,12架可以带72枚反舰导弹,够对面航母战斗群喝一壶的。更重要的是,轰-6完全可以国产,图-22M3还不好说能不能自行生产些零部件。
时至今日,中国已经养出了世界第一大规模的战略轰炸机部队,这可是美国智库认证的,中国有270多架战略轰炸机。有小伙伴肯定要说了,老六爷跟什么美国的B-52、B-2、B1B那性能完全没得比呀,这也算战略轰炸机吗?哎,我们可不是为了全球轰炸的,我们是为了保卫国土安全,咱们老六爷是差点点意思,但是导弹可不差。当时苏联美国都没搞成的东西,我们都搞成了,美军都怕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