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中药香,悠悠中华韵。4月10日晚,位于杨浦区靖宇中路70号的荣庆堂,成了杨浦区市民夜校的全新教学点。市民学员共聚一堂,开启了“夜校”学习体验。
非遗技艺走进市民课堂
本次开设的“香囊制作技艺”课程是国家级非遗保护单位荣庆堂与市民艺术夜校项目的首次合作,通过将中医药文化与手工艺传承融入市民的“第二课堂”,为市民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和学习传统文化的机会。
“我们前期做了很用心的准备,让大家沉浸式体验。”荣庆堂总经理、香囊制作技艺传承人余东介绍,课程从远古起源讲起,历经各历史时期的发展,引领学员探讨香囊在礼仪、民俗、文学、宫廷、市民生活等方面的体现。同时结合实践操作,教授学员如何完成选料、裁料、刺绣、磨粉、填棉、缝合等十大工序,制作一枚精致的香囊。
记者了解到,本次课程共有12课时,内容涵盖中药香囊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中医药文化理论与养生实践等。课程的设计既注重理论深度,也强调实践操作,旨在让学员在掌握技艺的同时,深入了解中医药文化的精髓和传统养生智慧。
文化熏陶点亮夜生活
此次,荣庆堂教学点迎来了第一批的18位学员,在杨浦工作的袁凡便是其中之一。他早早地在网上预约了课程,并在下班后第一时间赶到了教学点课堂。“之前就对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很感兴趣,看到夜校课程后发现离家不远,内容也很丰富,所以迫不及待地报名了。”袁凡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课程开始前,袁凡被教室一旁展示窗里的各类香囊吸引。形态各异、精致美观的香囊让他感叹,“从来没有想过小小一枚香囊竟有这么多讲究,每一枚都凝聚了中国智慧。”学员中不仅有像袁凡这样的年轻人,还有不少中老年人。他们表示,通过学习香囊制作,不仅能掌握一门传统技艺,还能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份宁静与满足。课程结束后,学员们纷纷表示,这样的夜校课程不仅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也让他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此次“香囊制作技艺”课程的开班,不仅是荣庆堂非遗传承的一次创新尝试,也是杨浦区市民艺术夜校的一次重要突破,让市民在文化熏陶中找到“美育夜生活”。
作为香囊制作技艺的传承单位,荣庆堂一直致力于传统技艺的保护与创新,此次开设夜校课程,正是希望通过普惠教育传播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到非遗技艺的传承中来。
荣庆堂董事长戎爱娟表示,“开设夜校的初衷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传统中医药文化与非遗技艺,同时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她认为,非遗技艺的传承不仅需要保护,更需要创新。通过与现代教育的结合,传统技艺可以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余东表示,未来荣庆堂将继续探索非遗技艺的现代化表达方式,通过更多元化的教学形式,让传统技艺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据悉,杨浦区今年共设19个教学点,推出包括山水画、京剧表演、葡萄酒品鉴等在内的30余门课程,涵盖线上线下模式,通过与专业机构和师资的合作,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让艺术与文化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未来,随着更多非遗技艺走进市民课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将更加紧密。这不仅是对非遗技艺的保护与传承,更是对文化自信的生动诠释。
文字丨宋玥
图片丨宋玥
编辑丨吴百欣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