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开始,巧虎KIDS成长中心在厦门万达鹭港商圈开设的门店相继闭店,原本欢乐的课堂突然变成家长们维权的战场。家长们的课时费可以要回来吗?近日,湖里法院发布一起案件。

  2023年11月,市民苏女士带着孩子在巧虎KIDS成长中心体验了几节课后,支付了4999元,购买了30节课程。“只上了5节课,再送孩子去上课,发现大门紧闭,门口贴满了解除合同的告示,连人影都见不到。”苏女士尝试联系机构负责人,却早已人去楼空。面对损失的课时费4265元,苏女士将巧虎KIDS成长中心起诉到湖里法院,要求其退还剩余课时费,机构股东桂某要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庭审中,巧虎公司和桂某虽然承认家长的课时费问题,却拒绝承担股东的连带清偿责任。他们认为,公司和股东是独立的,不应混为一谈。但法院调查后发现,家长们缴纳的课时费竟然全部流入了一家毫不相干的古玩店账户,而这家古玩店的经营者正是巧虎公司的股东桂某。

  “我们要求桂某举证这些资金的具体去向,但桂某却拿不出证据证明这些钱用于巧虎公司的正常经营。”承办法官在庭上指出,桂某应该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

  法院认为,家长缴纳的课时费是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股东收入课时费后,没有全部转回公司,属于滥用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

  法院经审理后,判决巧虎公司应当返还苏女士剩余的课时费,股东桂某也要对巧虎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目前,这起案件已经进入执行阶段。记者了解到,从去年开始,湖里法院共审理了36起类似案件,包括苏女士在内,已经有9位家长向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

  法官说法

  承办本案的法官表示,近年来,教培机构倒闭,“卷款跑路”“退费难”已成消费者维权的最大痛点。法院提醒消费者在选择教育培训服务时,应理性消费,多关注机构的信誉与财务状况,避免陷入此类陷阱。同时,也提醒相关机构诚信经营,切勿因眼前利益损害自身长远发展。

  (厦门日报记者 谭心怡 通讯员 湖法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