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职业化后,外援成了绿茵场上一道风景线。
除了那些足球强国的顶级外援,不少足球小国的球员也曾陆陆续续出现在中国足球联赛的赛场上。
虽然这些国家在欧洲赛场并非特别强大,但他们的球员同样也给大家留下了不少回忆。
本篇将带大家回顾一下那些小国球员们。
一、阿代米(阿尔巴尼亚):成功指数八颗星
24年初,阿代米以50万欧元转会费正式加盟天津津门虎。
虽然价格不高,但却是笔好买卖。
整个赛季贡献9球9助,成为球队锋线上不可或缺一员。
由于表现出色,24年12月阿代米在德国转会市场上网站的身价猛涨120万欧,达200万欧。
他的涨幅也成为中超第一,可见来中超后水平没下滑,反而提高了。
津门虎借此全队总身价达1048万欧,位居中超第6名。
25赛季,阿代米继续效力天津队,联赛第2轮凭借一粒制胜球客场拿下成都蓉城。
显然阿代米的表演尚未结束,敬请期待。
二、马莱莱(瑞士):成功指数:七颗星
此人在23年初加盟申花,从场上表现看优缺点极为明显。
优点在于冲击力和速度,是个自带体系的球员,往往能通过对抗创造机会,对中场依赖度较低。
缺点在于射门能力太差,被调侃“马菜菜”。
射门前触球超过三次,基本无法进球,调整和盘带往往导致丧失射门角度。
即便如此,他在23赛季出场32次,贡献15球5助;24赛季出场35次,贡献21球,连续两个赛季成为队内最佳射手。
虽进球不少,但浪费机会的能力实在令人捶胸顿足,申花最终决定放弃。
25年初马莱莱加盟大连英博,第3轮贡献1球1助,但第4轮又点球不进,看来他的快乐足球势必将延续下去。
三、扎哈维(以色列):成功指数十颗星
16年夏,扎哈维以630万欧转会费加盟广州富力,这个价格在金元时代并不突出,但扎哈维却踢出了中超顶级球星风采。
13-16赛季,扎哈维曾连续3次夺得以色列联赛最佳射手,当时为国家队出场31次,打进5球。
这笔买卖有多成功,或许当时的富力连做梦都想不到。
17赛季联赛贡献27球7助,不但拿下金靴还荣誉中超最佳球员,在他的带领下广州富力位居联赛第五。
18年初球队迫不及待完成3年续约,而扎哈维也没让球队失望,在赛季首轮便上演帽子戏法,帮助球队战胜广州恒大。
19赛季再接再厉,分别在第7轮和第13轮两度上演帽子戏法,13轮过后打进14球,场均效率超1球。
最终以29球再次荣誉联赛金靴,并打破了中超单赛季进球纪录。
要知道那年富力全队才进54球,扎哈维占据全队一半以上火力输出,同时球队丢球数高达72个,若非他在前场摧城拔寨,以广州富力那条防线,早降级了。
虽然扎哈维对于富力至关重要,但在20年夏却不得不接受他转会埃因霍温的现实。
扎哈维共出场117次,贡献103球31助,场均创造进球超1个,绝对高效射手。
除了扎哈维,24年夏深圳新鹏程签下了以色列国脚卡尔采夫。
四、卡扎伊什维利(格鲁吉亚):成功指数六颗星
24年初山东泰山签下这位格鲁吉亚国脚,跟泽卡和克雷桑组成新外援前场组合。
联赛第12轮,凭借卡扎进球,泰山队逆转取胜深圳新鹏程。
整个赛季出场29次,贡献7球,同时在亚冠赛场上也表现不俗,第7轮迎战光州FC时取得进球,不但帮助球队获胜,也当选东亚区第7轮最佳进球。
25赛季卡扎继续效力泰山。
除了卡扎外,梅州客家在23年初签下洛布扎尼泽,当时此人已代表格鲁吉亚国家队出场11次。
但在中超这位高中锋没能展现出实力,12场比赛未能进球,最终在当年7月转投黑龙江冰城。
五、奥佩尔(爱沙尼亚):成功指数两颗星
09年夏,由于赛季初加盟球队的巴尔克斯表现不佳,申花签下了他,合同为0.5+1。
要说此人来头不小,国家队出场117次,打进36球,称得上国家队第一人。
申花对其期望很大,但此人表现却远远不及预期。
仅仅首发踢了4场,便在联赛第22轮拉伤大腿肌肉后下场。
此后基本在球队失去位置,整个中超生涯既没进球也没助攻,甚至连一张黄牌都没有。
而令人无语的是,被申花放弃租借到深圳的巴尔克斯却在下半赛季迎来爆发,一举拿下了中超金靴。
对于这笔交易,朱骏想必后悔不已。
六、博季诺夫(保加利亚):成功指数三颗星
17年初,当时还在中甲的梅州客家签下队史最大牌外援博季诺夫,年薪高达100万欧。
此人在欧洲也算有头有脸,02年1月22日在意甲首次出场,年仅15岁零11个月,创下意甲最年轻外籍球员出场纪录,同时代表国家队参加了10年世界杯。
当时被誉为潜力新星,但后期发展却并不顺利,曾效力过尤文、曼城、帕尔马等多支欧洲劲旅,始终没能站稳脚跟,成了标准足坛浪子。
在梅州客家依旧如此,踢了13轮中甲后便提前跟俱乐部解约。
离开球队后曾多次吐槽中国联赛水平低,在球场上没有快乐。并回忆有次凌晨两点被通知开会,还被问明天的比赛怎么赢?
最后博季诺夫直言不讳,加盟梅州客家纯粹是为了钱,但后来发现有钱也留不下。
坦率说,博季诺夫向来是个刺头,但他的话也没问题。
七、维塔诺夫(保加利亚):成功指数六颗星
23年夏,天津津门虎队签下中场球员维塔诺夫,当时已为国家队出场8次。
作为中场攻守较为全面,既有拦截能力也有一定向前传球水准,联赛出场12次,贡献1次助攻。
原本津门虎想留下他,维持中场厚度,但因财力不足,最终只能放弃。
除了以上两位,09赛季申花还引进过保加利亚后卫杨科,在赛季后半段被贾秀全推上锋线,成了锋卫摇摆人。
另外在97年,武汉雅琪曾引进保加利亚后卫斯托扬,在甲B联赛中进过1球,印象中是最早来甲B的保加利亚球员。
八、小赫莱布(白俄罗斯):成功指数七颗星
09年初申花签下小赫莱布,转会费+年薪总额达到190万欧元。
此人虽不及其亲哥哥赫莱布有名,但在08年也曾为国家队出场过2次,属于边缘国脚。
小赫莱布在边路速度很快,能控能突,赛季为球队打进7球。
但10年布拉泽维奇执教申花后,却对他并不感冒。
主要是他的“独”和“懒”不符合主帅要求。
老布要求队员快速出球和跑动接应,但小赫莱布总喜欢控球,并利用个人能力突破。
防守中老布要求即便是前锋也需要防守,但小赫莱布总是独自留在前场,即便回防也不过做做样子,这让老布无法接受。
10赛季被租借到深圳队,赛季打进6球。
不过在小赫莱布眼里,被申花放弃不是自己有问题,而是主帅不懂得欣赏。
九、达纳拉赫(罗马尼亚):成功指数八颗星
11年初,江苏舜天签下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外援前锋,据说他当时月薪仅1.8万欧。
在主帅科奇安手下,达纳拉赫似乎完全不在状态,作为主力前锋8轮比赛居然0球0助。
这种数据自然难逃“水货”头衔,而球队糟糕的成绩也导致科奇安下课。
有意思的是,新帅德拉甘的到来突然激活了达纳拉赫,赛季贡献13球4助,不但成为队内最佳射手,同时30场联赛全勤。
12赛季达纳拉赫迎来高光时刻,他在联赛中攻入23球,一举拿下中超金靴和中超最佳球员两项大奖。
由于表现出色,江苏舜天跟他续约两年,然而计划却赶不上变化。
达纳拉赫突然重伤,整个上半赛季都在养伤中度过,直到下半赛季才复出。
复出后状态下滑严重,仅打进1球。
14赛季随着德扬和安塔尔加盟,达纳拉赫最终选择离开,加盟青岛中能。
3个赛季为球队出场73次,贡献36球8助。
除了达纳拉赫,后来武汉三镇也引进了罗马尼亚外援斯坦丘,作为中场核心帮助球队夺得22赛季中超冠军。
十、托夫丁(丹麦):成功指数六颗星
03年夏,也就是甲A最后一年,天津泰达突然爆出大新闻,签下丹麦中场托夫丁。
此人可是正儿八经丹麦国脚,曾参加过98和02年世界杯,也是96年丹麦夺得欧锦赛冠军成员,为国家队出场41次。
据说当年为了加盟天津,托夫丁拒绝了德甲球队邀请,理由是“已答应了天津”。
在当时,托夫丁绝对属于大牌球员,劲爆程度不亚于阿内尔卡加盟申花。
此人不但正面拦截能力极强,还拥有一定组织能力,同时还具备“手榴弹”界外球绝活。
他和卢欣的“光头组合”成为主力中场,当年客战重庆队,托夫丁曾扔出“手榴弹”助攻卢欣破门得分。
不过托夫丁仅效力半个赛季便离开了天津泰达,重返丹超阿晓斯队。
放弃托夫丁并非实力不行,而是他跟国内球员无法融合,甚至矛盾重重。
因为在场上总喜欢大喊大叫指挥队友,感觉如同主教练,由于看不惯他指手画脚,队内送他外号“托指”。
球队也明白托夫丁因性格因素被孤立,根本不能发挥全部实力,这才忍痛放弃。
除了托夫丁,18年长春亚泰队也曾引进过丹麦球员拉塞维贝,不过此人整个赛季仅进1球,表现极为糟糕。
十一、总结
整体而言,那些来自欧洲足球小国的球员既有成功人物,也有妥妥失败案例。
他们的名气普遍不是很大,却依旧给大家留下了很多回忆。
当然这份盘点肯定会遗漏一些小国球员,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