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号晚上,承德的一座养老院发生火灾,造成20人死亡。
我当消防监督员的时候,几乎去过辖区所有的养老院,其中绝大多数的安全状况都让我感觉十分担忧。
有一家养老院,它由几座全新的建筑(2020代建成)组成,主楼一共有6层,内部有2部电梯和4部疏散楼梯。养老每月的费用在一千元到三千元不等,面向的是中端市场,当时共有150多名老人生活在那里。整体的消防设施状况一般,算不上特别好,但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一楼是公共活动区域和厨房,二楼到六楼则是各种理疗康复室和房间。每个房间的窗户上都有木质的防爬网,工作人员和我说,之所以要安装这样的防爬网,主要是为了防止某些神志不清的老年人把窗户当做门,然后不慎坠落。为了在紧急情况下进行拆卸,所以用了木头而不是金属材料。
总体来说,这家养老院的硬件设施过得去,但让我感觉到忧虑的是那些老人本身。他们大多数都不会说普通话,而我也不会说当地的方言,所以在没有其他翻译人员的情况下,我根本无法直接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他们普遍有慢性疾病,其中身体好一些的可以在没有护理员陪同的情况下缓慢地进行活动,而身体差一些的则需要常年卧床,生活完全无法自理。
这个养老院采用的模式是由一个护理员照顾六个老人,费用高一些的则可以一对一服务(很少),到了晚上,每一个值班的护理员通常需要照顾十几个老人。而护理员的工资并不高,年龄也普遍偏大,几乎没有年轻人也招不到年轻人。这些年的经济困难也让这些养老院能够得到的补助越来越少,也让这些老人背后的家庭所能承受的开支越来越低。
那里的一次消防演习加剧了我的忧虑情绪。按照计划,在这场演习过程中,每一位护理员会同时负责两到三名老人的逃生,速度快的和年纪轻一些的护理员需要在其中往返两到三次,直至将所有的老人全部送出。
演习开始了,养老院并没有出现我原本所预想的骚动,而是一种令人不安的沉寂,我站在一楼,但是却无法感觉到楼上有发出任何动静,等了一分钟之后,我没有看到任何一位老人和护理员下楼,也几乎没有听到他们的声音,这让我一度怀疑他们是不是没有接到演习已经正式开始的通知。如果不是因为知道这是一场演习,我应该已经焦急地跑到楼上去看到底发生了什么状况了。
一直到5分钟之后,居住在三楼的、行动能力最好的老人才在护理员的搀扶下陆续撤离这栋建筑,这是第一位在有人发现火灾之后走出这栋楼的人。等第一批老人走出之后,这些护理员又马不停蹄地从楼梯跑上去营救楼上那些还在缓慢移动的被困老人。等到所有老人都“安全地”撤离这栋建筑时,已经过去了近20分钟,而这是在完全不考虑护理员人手不足、火灾发生时间、火场紧张情绪、高温浓烟刺激等因素的情况下的,最理想的情况。
总之,养老院的情况令人担忧。失能老人、半失能老人面对火灾的无助,护工素质的不足,养老院经费的欠缺,这种种因素有可能导致在将来一段时间内火灾多发、伤亡严重的局面。
离开了消防,但我仍然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养老机构的消防安全,采取适当的措施补强消防的短板,虽然我知道这些是非常困难的。
学习资料
靠山屯闲话
既往不恋,当下不杂,
未来不迎,纵情向前。
屯主微信号:ifir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