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鞋、补衣服、扦裤边、市集义卖……占地不大的天津市滨海新区泰达街道华纳社区便民服务驿站“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必不可少的居家服务在这“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内都能得到满足。在日前举行的“纳爱同行”周末市集中,华纳社区特别设置“让爱无‘碍’”残疾人义卖板块。因肢体残疾长期居家的居民李彬,通过社区组织的义卖活动首次担任摊主,售卖自制手工艺品。李彬说:“没想到自己还能走出家门靠手艺赚钱,这项活动不仅用义卖改善了我的家庭经济状况,而且让我增添了对生活的信心。”

  天津市滨海新区泰达街道华纳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刘红霞介绍,天津正在加快建设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服务半径为步行一刻钟范围内的生活圈,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泰达街道华纳社区常住人口超过7000人,大部分是在附近工作的新天津人,有些双职工家庭,孩子无人照看。华纳社区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以空间换服务,引进托育中心、便民驿站、中西部扶贫产品馆等优质资源,提供孩子托育、物品修补、法律咨询、健康义诊等服务,居民还可以参与志愿服务兑换积分,用于兑换扶贫产品。

  “我通过泰YOU爱小程序累计为社区服务超过20个小时,用积分兑换了甘肃扶贫牛奶,既助力乡村振兴,又享受实惠。另外,还可以通过泰便利、泰YOU爱小程序预订体育场馆,换取艺术季、音乐节、文艺演出门票,在线预约垃圾分类上门收取,社区管理智能化切实提升了居民的生活效率和品质。”华纳社区居民朱玉国说。

  除了在新城区新建社区驿站,天津对老城区基础设施的升级也在不断加强。在天津市南开区,天开高教科创园(天开园)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划定了清晰的服务范围,覆盖周边7个社区,将近2.95万名居民。北至中南道、航海道,东至白堤路,南至津河与保山道,这个区域中的便民设施融入了现代科技与人性化设计,致力于解决居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天拖菜市场位于天开园周边,是覆盖7个社区的核心生活配套设施。改造前,该市场设施陈旧、业态单一、布局杂乱,购物体验较差,居民常需辗转多个地点才能满足日常需求。2024年,随着南开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规划的推进,天拖菜市场被列为重点改造对象。改造后的市场面积扩大至3200平方米,增设了超市业态,将传统农贸市场的鲜活农产品与超市的标准化管理相结合。

  天拖菜市场商贩李英介绍,市场内引入了连锁品牌超市的运营模式,设立生鲜区、粮油区、日用品区等标准化分区,同时保留自产自销专区,为周边农户免费提供摊位。这种农超结合的模式既保障了商品质量,又通过集中采购降低了价格。改造后商户入驻率和日均客流量明显提升,年营业额也明显增加。

  “中国农业银行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支行针对天拖菜市场农超结合的特色,延伸服务链条,为上游农户提供便捷的供应链融资,为超市运营商配套流动资金支持,既保障了商品供应稳定,又让居民享受到优质平价的农产品。2024年成功助力天拖菜市场引入智慧菜场系统,整合电子支付,开通聚合码14个,运用灵活的资金结算工具缓解农户资金压力,市场运营更加规范,消费者体验感显著提升,真正让市场活起来,功能更丰富。”中国农业银行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支行副行长金迪说。

  天津市商务局等多个部门日前发布的《天津市进一步提升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水平工作方案》,从进一步健全生活服务体系、提升消费业态服务水平、丰富生活服务场景、营造利商兴商的环境氛围等方面提出重点任务,明确要打造多元化、多层次的消费场景,推动便民商圈与养老服务圈、文化休闲圈、健康健身圈、金融服务圈、快递服务圈等和融共促。

  天津市商务局局长孙剑楠介绍,2024年,天津“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稳步推进,列入民心工程的10个高质量“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和6个标准化菜市场项目均已全部完成。截至2024年底,天津市已建成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190个,覆盖977个社区,服务周边居民近580万人。(经济日报记者 周 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