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广东网友爆料,又一家医院关闭了产科,原来出生率下降,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真的不是危言耸听啊!



我们这个县级市约150万人口,市区里总共有三家正规医院,分别是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以及妇幼保健院,前不久人民医院升级为三甲并改名为中山第六附属医院。

相比越来越先进的市人民医院,中医院明显跟不上节奏了,加上近年生孩子的人在不断缩减,之前就听说妇产科越来越冷清,快要倒闭了。没想到今天就看到了本地媒体发布新闻,正式宣布关闭中医院的产科。

现在的年轻人找不到对象的找不到对象,找到对象的不想生或者不愿意多生,导致出生率不断下降,没有人口就没有市场服务需求,失业、就业难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话说,出生人口持续下降真的是好事吗?怎么破局?

  • 这究竟是咋回事?

我们来看看该网友提供的信息。这是信宜当地发布的一则公告。



信宜市中医院关于停止产科住院分娩服务的公告

信宜头号2025年04月11日08:00广东
来源:信宜市中医院
尊敬的市民朋友:
为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根据上级批复精神,现就我院业务调整事宜公告如下:
1.自2025年5月1日起,我院将全面停止产科住院分娩服务。已预约或计划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孕产妇,请及时联系我院妇产科(电话:0668-8871733)调整后续安排。
2.继续保留孕产期保健、产前检查、产后康复等产科门诊服务(地点:信宜市中医院门诊综合楼二楼妇产科门诊)
给广大市民群众带来的诸多不便,敬请谅解!
特此公告。

从公告内容来看,核心要点就是该中医院将于今年5月1日关闭妇产科,仅仅保留一些孕产期的保健、检查等服务。

  • 针对此事,网友们迅速围观,纷纷议论。

我们来看看网友们的“感慨万千”:

好多医院产科都和妇科合并了!

区县中医院产科大多是二胎政策的红利下开设的,现在没这个人口出生红利,就又关停了,你看这些产科是哪年开设的嘛!

信宜市可是有100万人口的大县啊,咋可能关停?

国家应该补贴了,否则没人愿结婚了,好多大龄青年,我家有2个外甥,急死人。

我们这边有生育津贴,那又怎么样,不生的照样不生。

  • 据公开数据显示,信宜市户籍人口总数为151.03万人。信宜市2023年出生人口总数为1.42万人,死亡人口总数为0.77万人,出生率为9.62‰,死亡率为5.22‰,自然增长率为4.4‰。2024年出生数据暂未公开。



不可否认,近年来产科颓败之势愈演愈烈。

随着我国生育率的持续下降(2016年“二胎政策”小高峰后出生人口量逐年下降,跌幅3.5%-18.1%不等,2023年全国出生人口90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跌至-1.48‰),各行各业均受影响,而医院产科,只是影响抵达的第一站。

在这第一站里,持续走势向下的数据背后,诉说着一个学科没落的无奈。

自2022年至今,产科经历着漫长的关停潮。2022年全国关闭几十家医院产科,2023年浙江宁波、河南郑州、安徽蚌埠、江苏新沂、广西来宾等地均有医院停止相关业务,时至今日,这股浪潮依旧汹涌。

从产科爆满到关停的这些年间,我们见证了它“起高楼、宴宾客、楼塌了”的全过程。而一个学科的沉没就像一场风暴,它打破了整个海面的平静。

产科的关停,影响的不仅仅是产科医护的分流和失业,而且还有成千上万产妇的生育安全。生育是人生喜事,也是关系繁荣昌盛的家国大事,产科作为保健妇女儿童健康安全的重要环节,关系着国计民生。

为此,担忧、呼救的声音不少。2024年2月底,知名妇产科医生、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教授段涛就曾在微博发出“救救产科”的呼喊。



他说:“你们担心的是生娃的人少了,我担心的是产科学科的塌方。

其实,这几年各地为提升生育率,都在积极想办法,出政策。2025年开年,一场全国范围的‘催生大战’悄然打响:宜昌给产妇放一年带薪产假,江苏企业领三孩补贴近80%社保,深圳新引进人才生育直接发钱,呼和浩特更是直接发现金,宣布三孩家庭可领10万元补贴,这笔钱相当于当地三口之家3年的生活费!

当然,补贴政策只是催生的第一步,这背后是一个社会的系统战,包括如今各地学校双休的强制推进。总之,相信一系列的组合拳出台,生育率下降趋势一定会得到遏制。

对此,你怎么看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