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杨博

4月7日,成都市绕城高速大件收费站,一辆川A牌照的白色小轿车驾驶员在接受检查时,“从容不迫”地掏出《道路运输证》和《网络预约出租车从业资格证》,还补了一句“车上的都是老表……”4月11日,记者从成都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获悉,这起看似没有问题的搭乘背后,实际却是一起披着正规网约车外衣的跨市非法营运案。执法人员通过科技赋能精准布控与细致调查,当场揭穿了驾驶员凭借合法资质伪装,实际利用非法平台线下揽客的违法违规行为。

据介绍,4月7日15时30分许,执法人员在高速出口例行检查时,发现一辆白色网约车的行驶轨迹异常,遂引导其至检查点。


执法人员正在进行检查

“就是我们‘老表’,我们来新都旅游,你们不要耽误了我们的行程,而且他啥子证都齐全的,莫得问题。”面对执法人员的询问,车上的2名乘客起初也顺着驾驶员口中的“亲戚关系”给他打“掩护”。然而,眼尖的执法人员凭借丰富经验,判断情况并“不简单”,通过核查当事车辆数据,发现该车近期出入跨市域高速频次较高,遂对乘客进行分开询问。在询问中,另外两名乘客向执法人员坦言是通过某小程序以每人110元下单,与驾驶员互不认识,且双方约定线下支付费用。

经核查,该车通过藏匿于微信群的非法拼车平台接单,从巴中市至新都区搭载4名乘客(分两组),以每人110元的价格共收取费用440元。驾驶员虽具备正规网约车资质,但为了逃避正规平台的监管,私自通过小平台和线下议价接单。执法人员依法暂扣涉事车辆,并协调转运乘客至地铁口,最大限度降低对其行程影响。

执法人员介绍,当事人涉嫌未经许可从事出租汽车客运。依据《四川省道路运输条例》第六十四条之规定,应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处以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二万以上三万以下的罚款。目前,案件正按法定程序进一步处理中。

随着旅游市场升温,为保障交通枢纽、旅游景区、校园周边等重点区域运输安全,成都交通执法近期联合公安部门启动专项整治行动。依托“定点布控+动态巡查”模式,结合大数据分析、轨迹研判等科技手段锁定可疑车辆,对跨市非法营运实施全链条精准打击,已连续查处多起类似案件,有效净化运输市场环境。

接下来,还将持续强化重点区域常态化巡查,依托科技手段提升执法效能,严厉打击各类“变异”非法营运行为。同时,也呼吁广大乘客,选择正规平台下单,拒绝乘坐无资质车辆或私下议价车辆;也提醒驾驶员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确保车辆、平台、经营行为全链条合规,切勿抱有侥幸心理,共同维护安全有序的出行环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