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为真实案件;
来源:央视网《离奇“复活” 的丈夫》。
2008年,江苏出了这么一桩“奇案”。一名男子在1988年春节期间离奇“失踪”,没有只言片语,只留下一双孤儿寡母,和巨额的债务。
二十年后,妻子含辛茹苦,将儿子抚养长大,还一边打工一边种田,还清了丈夫欠下的债务,生活终于眼看着开始走上正轨。
就在这个时候,那个失踪了二十年,原本被认为已经死亡的丈夫,居然回到了老家,并且还向妻子提出了离婚。
面对这个已经分开二十年、感情早就消磨得差不多,甚至连怨恨都已经淡忘的丈夫,妻子当然同意离婚。
可没想到丈夫又提出了另一个无耻的要求。于是妻子毫不犹豫地把他告上了法庭,就连亲生儿子也气得差点拿凳子砸死他。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01
上文所说的男子名叫顾学庆,江苏无锡太湖镇人,而妻子名叫朱赛仙,是顾学庆邻村人。1976年,当时26岁的朱赛仙经人介绍,嫁给了比她大两岁的顾学庆。婚后不久,他们就有了一个乖巧可爱的儿子,取名叫做顾海明。
后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全国都掀起了一股“下海风”,本身家境就不太好的顾学庆穷则思变,在乡下开了一家裁缝店,生意竟然还不错,经常还需要赛仙到店里帮忙。
小两口一边一起经营着店,一边还种着地,让这个家的情况逐渐好了起来,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做了几年裁缝铺后,顾学庆自然想把这份“事业”做大,当时他们一家谁都没想到,这竟然就是家庭分崩离析的转折点。
1987年,顾学庆拿出自己积攒的钱,又从亲戚朋友还有妻子朱赛仙娘家那里借了一圈,东拼西凑了十几万块钱,一口气购买了10台电动缝纫机,说要南下开厂。
其实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顾学庆当时经济情况还是很不错的,十几万在现在看来不少,在当年更是一笔巨款。
其实因为顾学庆的这个决定,两口子还发生了第一次争吵,在朱赛仙看来,家里的裁缝店已经很好了,何必再好高骛远去开什么厂。
特别是丈夫还是要去上海开厂,朱赛仙劝顾学庆说他学历不高,字都认识不了几个,在外地人生地不熟,很容易吃亏。
但顾学庆却铁了心要南下,还说认识的很多人都是这样,赚了钱再拿出去投资。朱赛仙拗不过丈夫,虽然心里总是觉得不踏实,但只能任由顾学庆带着十台机器出去闯荡。
结果最让朱赛仙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1988年春节,外出一年的顾学庆回到了老家,朱赛仙非常开心,张罗着一家人拍一张合影。
但慢慢地,她发现回家过年的顾学庆情绪非常低落,照全家福的当天,顾学庆却没待在家里,到处找不到人,最后只拍了一张朱赛仙和儿子的照片。
因为这件事,当天晚上夫妻大吵了一架,朱赛仙在愤怒中质问道:你去上海开的厂呢?你带去的机器呢?顾学庆愣了一会,喃喃回答:都卖了。
朱赛仙又问他卖的钱去哪了,谁知这时顾学庆竟然不知为何也发起火来,大声冲着朱赛仙吼叫,让她不要管这些事。
一年没见的夫妻二人,从这天起开始冷战。本来朱赛仙还体谅顾学庆在外的辛苦,想着怎么缓和一下气氛。谁知道过了没几天,顾学庆竟然不告而别,而且谁都不知道他去了哪。
一开始,朱赛仙还以为丈夫是又回去做生意了,谁知后来发现包括公婆、小姑子在内的人,都联系不上他。这才惊觉,丈夫竟然就扔下了自己和儿子不管了!
而除此之外,顾学庆留下的还有包括朱赛仙哥哥、姐姐在内的一大堆外债,这让她们孤儿寡母简直不敢想象日子该怎么过下去。
儿子顾海明到现在都还记得,那些年他和妈妈最害怕的事情就是过年。每到年关,讨债的人就会频繁上门,母子俩就像见不得人一样,只有到大年夜晚上,夜深人静才敢开门,家中根本没有一点喜庆的气氛。
02
顾学庆这一走就是二十年,后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朱赛仙回忆说,刚开始那些年,她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度日如年。
头几年,她还想着找回丈夫,四处打听顾学庆的消息,但却一点收获都没有。那时儿子顾海明只看到了母亲的坚强,却不知道,朱赛仙承受着多大的压力,不知多少次徘徊在村里的小河边,在那里她哭过,也期盼过,盼着丈夫能早日归来,甚至想过一死了之。
那些年,如果不是顾虑着儿子无人照顾,可能朱赛仙怎么也坚持不下来。后来,村里人实在不忍心看到这母子生活得如此艰难,便介绍朱赛仙到一家工厂上班。
后来的十七八年,她便一直在这个厂子里做工,生活虽然依然艰苦,但日子好歹还能勉强过下去,而且朱赛仙在上班期间也没有荒废自家的农田,一个人承担了所有农活。
就这样,朱赛仙像不要命一般地干活,陆续把丈夫欠下的外债都还清了,也把儿子抚养成人。
其实虽然如此辛苦,但朱赛仙一直没有放弃寻找丈夫——她至少要弄清楚顾学庆是死是活。直到后来的一封信,让朱赛仙彻底绝望。
信是1992年收到的,也就是顾学庆离家出走后的第4年,而且并不是顾学庆写给朱赛仙,而是丈夫在上海租房时,房东寄给顾学庆和朱赛仙所在大队支部书记的。
对方写信来的原因竟然是告状,说顾学庆要超生。那封信中提到,顾学庆和老婆已经有了一个孩子,但又怀孕了,这违反了当时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
但对方所提到的顾学庆“老婆”却显然不是朱赛仙,而是在上海与顾学庆同居的女子,姓秦,身高大概1.55米,脸上有一大块红色的胎记。
信直接由大队支书转交给了朱赛仙——丈夫在外面有了别的女人,这对朱赛仙来说犹如晴天霹雳。
她决定找顾学庆要个说法,于是朱赛仙带着儿子按照信上提到的地址,找了过去。在那里,她先找到了写信的房东。
房东得知情况后,不愿意掺和,告诉朱赛仙那个女人带着一个孩子,希望双方不要发生争执。
就这样,虽然朱赛仙河儿子看到了那个脸上有一块红胎记的女子,但因为房东的劝告,就带着儿子坐在那里等顾学庆的出面。
但一直等到凌晨4点,顾学庆没出来,儿子却吵着要睡觉了。没办法,朱赛仙只能先把儿子送到了上海的亲戚家,可等她哄完儿子回来的时候——房东告诉她,顾学庆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搬走了!
要知道朱赛仙仅仅离开了3个小时,她万万想不到,就是这三小时,竟然让一直偷偷观察的顾学庆,找到了“逃跑”的机会。那之后,朱赛仙就再也没有得到过丈夫的消息了——直到二十年后。
2008年,顾学庆回到了老家。但他见到了自己的妻儿却并没有久别重逢的喜悦,甚至连儿媳抱着一岁多的孩子走到他面前,身为爷爷的顾学庆也还是装作没看见。反而对朱赛仙提出了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