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坛徐霞客

围棋带来更多的是情绪价值

一斤作为一米八五身强体壮的正经S省大汉,喝酒自然是顶呱呱。但是作为啤酒界的王者,白酒始终喝不到一斤就会晕头转向。由于某次喝白酒未到一斤已经烂醉如泥却还要打语音吹牛拉着我下棋,在棋四分五裂之后非要炫耀酒量,结果被我惯以“一斤”称号。


和一斤最开始认识是在远古的忘忧围棋上面,他异常中二地以“围棋剑圣”和“围棋剑神”为昵称,利用大砍大杀的棋风和坚实的基本功在没有AI 的年代将两个号双双打上忘忧9d成为忘忧名人,每次下棋必有多人围观。我也跟他进行了对局,在被他攻击到穷途末路之时利用他的心态埋了点小陷阱,最终偷袭他成功然后翻盘。结果这一下子让他难以释怀,始终揪着我练棋。但是那时候都是愣头青的我们一直没有加到联系方式,还是棋坛浪子大D(以后会有他的故事的)把我们拉到一块聊天才相互认识起来。

本以为一斤是个严肃的人,毕竟回消息时间间隔很长而且语句非常简捷。谁知道他是生活太过醉生梦死,导致消息时常忘记。在朋友介绍下进入Q市教棋之后,住着单身公寓,整日以闲着出去与人下棋和通宵游戏为乐。每天锻炼时间最长的运动就是步行到棋院。

本以为生活就这么优哉悠哉地过去了,AI的横空出世让他的围棋价值观受到了极大的颠覆。时代的一粒沙在普通人身上就是一座山。跟忘忧围棋的AI缠斗每次都以失败而告终,而且对面下的棋总是让他难以理解。所以他的高级显卡电脑里面的游戏已经不再受到宠信,而那时刻闪烁着胜率数字的人工智能正在逐渐吸引他的注意。没想到最大的变化是他去棋院的频率更高了,为的是不断尝试他的新招法,我想他的发达腿部肌肉应该就是这时候练成的,这也为后续棋坛徐霞客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斤终究还是不属于Q市,他的家庭不允许他继续浪荡江湖,而是扭头把他转送T国去继续深造。其他人能去异国他乡增长见识,一定兴奋大于焦虑地四处逛吃,见识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参观各式各样的建筑和景区。而一斤只担心他人生地不熟没办法像国内一样自在地下棋,于是求助到了我。我虽然惊讶于他的求助问题居然是在寻找在外国的下棋地点,但还是另辟蹊径地给他找到了T国的围棋老师,无意间让他开启自己的棋坛徐霞客之旅。


同学组织的游玩他不去,壮观的名胜古迹对他毫无吸引,历史人文在他眼里面可能都是黑白色的。

他只成天泡在异国他乡的棋院跟黄皮肤、白皮肤还有黑皮肤的各色人种下棋。每天步数破万都是靠着来回窜到各个棋院棋校去下棋实现的,所以我就是从这时候开始叫他棋坛徐霞客的。

一斤在下棋之时也吃过围棋规则不同的亏。由于他平常下棋环境时常受限制,提子放对面棋盒里面节约空间、方便收棋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但是跟一个小日子棋手下棋时候,早已经赢飞的棋,由于他把吃掉别人的所有棋都放回了棋盒,然后最后按照他不懂的数棋方法要判他负。一斤自然不干,因为在异国他乡,所以一斤忍住了冲动。用着仅存在于小学初中时期的英语记忆蹩脚地跟对面理论,当然是没什么用的。韩方的大卞棋手应该庆幸LG杯的对手不是一斤,不然凭着一斤豪放的性格和对于公平的执著,可能直接拿起棋盘掀开了他的天灵盖。眼看局面僵持住了,幸好这时候一个T国小哥出来解围了,他精通几国规则和语言,围棋水平也不错,几下给一斤和小日子棋手解决了争端并且让大家明白了来龙去脉。一斤就对这个T国小哥很有好感,此后俩人大战数盘,以一斤微弱的优势,多领先几盘而告终。

当然一斤并非完全不食人间烟火,这位T国小哥成功地充当了他的导游带他走街串巷,我暗自猜测如果这位小哥不会围棋,可能无法胜任一斤的导游职务了。因为路途中俩人聊得也是围棋方面的东西居多。这位T国小哥是本国水平顶尖的存在,经常代表T国参加国际比赛。但是在他问到一斤什么情况之时,一斤表示他在泱泱华夏大地之上,只能排到几百几千开外。虽然对业余天王取得过局面上大幅度的领先,但是终究无法取胜。T国小哥目瞪口呆的表情满足了他的虚荣心,这是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棋道之深,棋道之难,提供给了他无限的追求和其他东西无法比拟的情绪价值。


在一斤毕业回到家乡进入编制之后,他的特种兵徐霞客之旅暂时告一段落了。就好像是那句:“终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待荣华过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他的生活节奏开始慢了下来。有次他放假来找我,我以为见惯了大千世界各路棋院的他应该是打算好好逛逛景点。刚把旅游路线给他发过去,他却表示只想去周围的几家棋院转转,并跟所有T市的业余高手全部下一圈,中间在网吧休息就好了,旅游就不旅了。搁着屏幕我都能感到他一脸嫌弃的表情,仿佛从他的眼睛里面看世界又只剩下了黑白色。棋坛徐霞客真的是名不虚传,他的围棋旅程可以迟到,但是不会缺席的。

在他心满意足地下了一圈棋之后,他的T市围棋徐霞客之旅在我这结尾了。我们时隔多年又坐到一块开始手谈。当然他的棋经过岁月的雕琢,已经不那么锋芒毕露了,而是厚积薄发。我下起来非常难受,感觉已经逐渐支撑不住。所以只能在他没注意棋钟在走自己时间的时候,我开启话痨战术。聊到了我的棋风之时,他像是个得道高僧,犀利地点出来我的不足是遇到强劲对手不敢拼搏,棋在关键节点容易松弛,这也是多次失败之后思维的保守感觉。下棋就应该克服这种思维惰性,追求下出完美的棋。都说年轻需要经历,年老需要回忆。但是一斤作为棋坛徐霞客,年纪轻轻已经理解了很多棋上面的隐晦规律。他开始为我举例,回忆他有次作为团体赛主将遭遇了TY,而且是定段之后的TY。虽然在时间、目数和厚薄全方面落后的情况下,他还是敢打敢拼,有着自己的思路,企图毕其功于一役全歼TY的大龙,虽然最后不敌,但是下出来了风采,也得到了TY的认可。然后他开始嘲讽我,说这种局面我肯定直接投降回家。我直接大叫,我都遇不到TY好吧。

瞥到他的时间还有一些,我赶紧开启了下一段话题。一斤在有正式稳定工作之后一直未能放下教棋的副业。考虑到他作为他们H市的头牌,我一直好奇在他的教棋收入不高又耽误他到处去比赛的情况下,为何还在继续坚持。哪知道一斤所追求的并非以时间换钱的这个教棋模式,而是一种自在感和满足感。自在感是棋院老板为了以合理的价格留住他,选择让他来组建班级。若是有让他不舒服的学生或者家长,都以一斤的主观意愿来调走。别人口中难缠的各种对接事务,都不需要让一斤有任何顾虑,过上了比肩老板的待遇。他说什么学生和家长就听什么,这种自在感其他工作实在是难以实现。而后一个更让他在意的是一种满足感,一斤在他们市已经难逢敌手,面棋没人可下,搞得他只能继续当徐霞客跑到邻市去面棋练习和参加比赛。所以他现在只让自己教出的学生去跟那些他曾经击败过但是又嘴硬不服的人去下,赢了以后还能嘚瑟地说你下不过我学生,继续练练吧,我就不用出马了。这种满足感是学生提供给他的,能让他的教学又不一样的意义,可以说是围棋带来的另类情绪价值。


看到他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我开始在一堆死棋之中乱搅和,发动早就已经瞄好的手段。已经听到读秒声音的他发现上当了,乱中出错又一次被我偷鸡成功。在他要拿起椅子之时,我赶快跟他说我这是学以致用,敢打敢拼,下出风采。辩论不过我的一斤只能无奈地摇着头收拾棋子。

在送一斤回去的路上,我的脑海中浮现出多个吐槽自己在围棋这个行业之中收效甚微的人。他们诚然并没有什么错误,不过他们没有找到自己内心对于这份职业的认同感和驱动力,应该学习一斤这种,能够从围棋教学之中收获另类情绪价值的操作,这样才能克服眼前的不顺。正如古人曾云:“做人无甚高远的事业,摆脱得俗情,便入名流。”夕阳把一斤的背影拉的很长,我有些不舍,这时一斤突然回头跟我说:“记得之后找我去H市看牡丹。”说罢就拿出来一小瓶酒开喝。我说:“我看你是更想拉着我去下棋吧。”一斤毫不犹豫地回答:“那是当然。”正所谓:“一棋一人走江湖,千古情愁酒一壶。两脚踏翻尘世路,以天为盖地为庐。”一斤飘然远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