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体重管理门诊 18 诊室中,营养师张丽岩一边阅读医学报告,一边向就诊者沈先生解读:“您身体中的脂肪主要积聚在上肢与躯干部位,如果咱们能把体重有效管控下来,您的血压、血脂这些指标就会随之趋向正常。”


在八院体重管理门诊,一位市民在人体成分分析仪上测试体脂成分及其他的身体数据。


一位46岁的女性在专业测试仪上测出的身体数据,显示体重超标。


八院营养师张丽岩在为前来咨询就诊的患者解读体脂报告,及给出减重食谱建议。

今年51岁的沈先生身高1.70米,体重高达95公斤。肥胖不仅让他平时行动有诸多不便,头痛、心慌、记忆力减退等问题也时不时困扰其日常生活,高血压更是如影随形。

“饮食控制对体重管理起着关键作用,但也绝非简单盲目地节食。”张丽岩依据沈先生的身体状况,为其量身打造了一份“高蛋白、低升糖、富含膳食纤维”的专属食谱,以杂粮替换精米面,并加大优质蛋白的摄取量,比如:牛奶、瘦肉、鱼虾和禽、蛋等。同时,新鲜蔬菜的摄入量也要得到保证。


一位肥胖的市民在八院康复科使用等速肌力训练仪评估身体的肌肉力量,制定适合自己的训练减重方案。


一位体重超标的市民在八院体重管理门诊接受治疗仪的减肥治疗。


在八院康复科康复治疗师在评估一位肥胖市民的平衡能力。

作为上海首家社区医院,打浦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中医调理为体重管理门诊的特色,也吸引了不少附近慕名而来的街坊邻居。

诊室内,中医科医生冷华卿为一位肥胖患者取下火罐,紧接着又有条不紊地为其施针。冷医生介绍:“中医减重的原理,是运用中药、针灸、火罐等传统手段,改善患者的代谢机能,再结合适宜的运动疗法,双管齐下实现减重目标。”


营养师张丽岩为一位市民量身定制的食谱。


市民在八院体重管理门诊就诊。


在打浦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体重超标的市民接受火罐或针灸治疗。


冷华卿在展示健脾祛湿、调理脾胃中药包。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在民生主题记者会上专门花7分钟时间谈体重管理,并表示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一时间,“国家喊你来‘减肥’”成为全民关注和热议的话题。


打浦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管理门诊为肥胖患者出具的人体成分分析报告及减重食谱等资料。


康复治疗师葛明杰在监督一位女士进行减重训练。

据2024年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数据显示,本市老年人超重与肥胖比例已突破50%;儿童和青少年的超重肥胖率超过3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市民体重管控工作的紧迫性不言而喻。


一名减重女士在康复医学科利用器械健身减重。



在打浦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医学科,康复治疗师葛明杰在指导患者正确的运动方法。


打浦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医学科,一名康复治疗师在为一名减重患者放松腰部肌肉。

目前,包括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均已开设内分泌、减重等相关门诊。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等,还开设了儿科减重门诊。本月初,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印发《关于做好体重管理门诊设置与管理工作的通知》,鼓励有条件的三级综合医院、儿童医院、中医医院设置体重管理门诊,并规定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属(管)、省(区、市)属综合医院、儿童医院、中医医院要在今年6月底前基本实现体重管理门诊设置全覆盖。截至本周,上海市静安区则在全市率先完成区属公立医疗机构(含全部区属二、三级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重管理门诊全覆盖,即日起全面开诊。


原标题:《城事|上海多家医院开设减重门诊,你会去吗?》

栏目主编:张春海 文字编辑:蒋迪雯

解放日报记者 赖鑫琳 摄影报道 视频采制 赖鑫琳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赖鑫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