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在皖西卫生职业学院寸草堂,灯光亮起,舞台中央,六安市第三届中学生校园情景剧大赛六安一中东校区带来的《如果可以再来一次》中拉开帷幕。小演员们一亮相,便将观众带入一个充满张力的情境里,台下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被舞台上的青春故事深深吸引。经过初赛评选,来自市直和各县区学校的《交换人生》《日记中的时空对话》《镜中的我》《我的灵魂是个哑巴》等 20 个校园情景剧逐一登台表演。
舞台上灯光闪烁,参赛选手们用生动的表演,将一个个心理故事娓娓道来。有的剧目聚焦于青春期的迷茫与困惑,有的探讨了家庭关系中的温暖与摩擦,还有的讲述了友情的珍贵与考验…… 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内心独白、情景对话等生动表演形式,真实再现学习、生活及人际交往中发生的故事。从亲子关系、人际交往、家校共育等不同角度,呈现心理健康知识及干预方法,以 “小剧本” 渗透 “大道理”,在体验心理变化过程中,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品质,以及积极、阳光、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对于参赛的学生们而言,这次情景剧大赛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杨帆同学作为《遇见未来的你》的主演,兴奋地说:“通过这次表演,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也理解了身边人的感受。在排练过程中,我和同学们的关系更加亲密了,我们互相支持,一起克服了许多困难。我觉得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让我成长了许多。”
来自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六安学校的梅天娇同学也兴奋地表示:“这次比赛不仅让我有机会展示自己,还让我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团队协作中,大家一起打磨剧本、反复排练,共同克服困难,这份经历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宝贵财富。
情景剧将心理学与戏剧表演完美融合,为学生们的成长提供了独特滋养。它是自我认知的放大镜,助力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反思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挖掘自身潜藏的能量;也是人际交往的桥梁,通过演绎现实议题,让学生们学会换位思考,增强共情能力,更能理解他人的感受;它还是一个安全的避风港,让学生们能够放心地宣泄内心压力,获得心灵的疗愈。
六安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心理教师姚璐表示:“这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是学生们表达自我、探索内心的平台。在这里,学生们能够勇敢地展现真实的自己,挖掘内心深处的情感,获得课本上学不到的成长体验。”
“与传统课堂的单纯说教不同,情景剧是让学生亲身参与、创造的‘体验式学习’。在行动中探索问题,在团队中培养合作精神,在表演中锻炼自信心,这些都是情景剧给予学生们独一无二的成长礼物。” 六安二中河西校区心理健康教师郭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这次情景剧大赛让我看到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和对心理问题的深刻理解。他们在排练过程中互相探讨、互相鼓励,这种团队合作和自我成长的过程让我很感动。作为老师,我也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采用更多方式引导他们。”
本次大赛由六安市教体局和六安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办,皖西卫生职业学院承办,旨在深入推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经过一天的比赛,六安九中《真相》、舒城职业学校《羽翼之下》、六安二中河西校区《日记中的时空对话》、六安一中《傲慢与偏见》获得一等奖;金寨职业学校《回声》、皖西中学《大力出奇迹》等7个剧目获得二等奖;皋城中学《我的灵魂是个哑巴》、独山中学《镜中的我》等9个剧目获得三等奖。
六安市第三届中学生校园情景剧大赛,不只是一场比赛,更是一次青春与心灵的深度对话。在这里,同学们用剧本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成长篇章,为校园生活增添了绚丽色彩。
来源:六安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皮正莉 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