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贡市大安区出台中小学校食堂推行“妈妈做的放心餐”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着力解决校园食品安全与膳食管理领域问题,构建中小学校“校园餐”治理新机制。

《办法》聚焦校园食品安全与膳食经费管理监督,创新推出中小学校食堂“妈妈做的放心餐”治理模式。该办法通过引入学生家长作为“妈妈员工”,构建“家长—学校—部门—纪检”四方协同管理体系,系统性规范食材采购验收、菜品制作、监督评价等全流程,以“妈妈视角”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推动形成“清廉食堂”建设长效机制。

《办法》提出,探索在中小学校食堂引入“妈妈员工”参与机制是深化基层教育领域“微腐败”治理的创新举措。严格选聘“妈妈员工”,由学校膳食委员会每学期公开选聘持健康证、热心服务的家长,设置食材验收、营养烹饪等关键岗位。强化能力提升,开展营养配餐、廉洁监督等专题培训,每学期组织消防演练和应急演练,提升家长专业素养与风险处置能力。

《办法》明确,严控流程,筑牢校园餐安全防线,聚焦食材采购、加工、配送全链条,构建标准化管理闭环。严把食材准入关,制定《禁用食材清单》,组织家长参与供应商招投标和季度询价,建立“红黑榜”动态评价机制,及时更换进入黑榜供应商。创新“妈妈验菜”机制,每月随机安排家长查验食材质量,每日记录食材利用率,确保源头可溯、过程可控。推行科学配餐,由“妈妈员工”联合膳食委员会共商菜单,定期试餐评分,淘汰高油高盐菜品,动态优化营养搭配,实现“一校一策”个性化供餐。

《办法》要求,以多维监督推动问题整改见效,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监督网络,形成问题发现、整改、评价闭环。拓宽问题收集渠道,设立校门口“流动接诉站”,开通“监督一点通”线上平台,结合“1+1+N”联合家访精准摸排特殊群体需求,建立“一生一策”饮食档案。分类分级整改问题,对卫生不规范等问题立行立改,对餐价不合理等事项提级督办,对克扣膳食经费等违纪问题严查快处。完善评价反馈机制,通过“双随机陪餐”和家长满意度调查,对菜品质量、师生同餐等情况量化评分,结果纳入学校考核。

目前,全区中小学校食堂从业人员中“妈妈员工”占比达23.8%,家长参与度、菜单透明度、学生满意度达96%,同比提升17.1个百分点。下一步,该区将持续优化机制,推动校园餐治理向更精准、更温暖的方向迈进,全力打造“清廉食堂”示范样板。

来源:大安区融媒体中心 宋武利 陈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