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时候选英国大学,还是要看师资力量的,师资牛不牛,对国际上是否nice,给分怎么样,手头上有没有资源其实都直接关乎留学生们在学校里面的体验程度。
但这个东西很多学生是没有参考数据的,往往也不会从这个视角去选择最终学校。今天我们聊下,优秀师资被挖走最多的几所英国大学。所以前期辉煌过,现在拉垮中。
No.1 Leicester
莱斯特这个学校其实在2000年早期的时候还是很有吸引力的一个学校,属于被低估的一个宝藏专业。尤其是那时候传统传媒专业还盛行的年代。这个学校在生活便利,性价比,专业课程质量以及师资力量等等方面都非常给力。
像传媒方向,这个学校的开课是最全面的,很多传媒相关的专业都有。留学生想读的专业基本都有。学校师资团队强大,而且是引领者,学校自制的教材是被其他学校拿过去用的。
但随着莱斯特的师资被渐渐的挖走,有的自己跑路,莱斯特就开始走了下坡路。后面就一直没崛起过。后面的留学生时代,又慢慢的强调世界大学排名,专业为主的学校也开始没有了活路。于是成就了现在的莱斯特,半死不活的样子。
还有就是传统媒体现在已经成为过去式了,新媒体崛起来快。很多传统纸媒也没了出路,多方面吧。英国很多学校其实传媒方向断层很大的,打造王牌专业课程是有出路的。但现在不行,机会位基本给了在前百的利兹了。
No.2 QMUL
玛丽皇后这个学校其实在UOL分家的时候,人家也是承接了很多东西的。而且一直就挺好,学校也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师资力量。但在后期,生源的选择发生改变后,qm的获取的学生难度加大后,地位就开始下沉了。
其实qmul这个学校现在的位置很尴尬,虽然地理位置好,在伦敦,很多留学生其实是伦敦控,有一定要去伦敦的理由的。理论上来说,qmul招生没什么困难。在伦敦诸多名校里面,非常好地承接了继kcl,ucl,ic,lse之后的学生。毕竟不是人人都可以去这四个学校的。
所以在之前的很多年里面,这个学校一直没什么问题,很滋润。也不和其他学校争,属于伦敦这四家学校里面最好的备胎学校。而且门槛放得比较低,生源没断过。
学校师资也很好,学校本身又是伦敦寸土寸金这个地方校园占地面积最大的。比如kcl这个学校经常喜欢从qm挖师资,尤其是法学和商科的。好点的都被kcl给突突完了。
这几年qmul也不行了,核心的原因是国际学生的需求改变了。比如中国留学生是大客户,但中国留学生的喜好现在是qs100开外的即使申到了也不想去了,伦敦的吸引力减少了。还有就是澳洲的学校开始拱火,排名方面更有吸引力了。很多因素决定了qmul这个学校不能完成闭环。然后好的师资拿不到更好的条件,要么被挖,要么自己人往高处走。
No.3 York
约克这个学校这几年很少提及,很少提及的原因本质上还是这个学校早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在qs排名还没统治力的版本里面,各种排行榜都尚在,约克这个学校吸引留学生的角度其实很多的。比如所在城市,旅游城市,小镇就很英伦,那时候信息差也多,学校的帖子就少,你一份小小的安利,就可能让york在这方面遥遥领先其他学校。
外加那时候还认可罗素集团成员这种,集团成员的学校一般都是所在城市命名的学校为主,级别类似于国内的985或211体系,而且获得的拨款和经费多。属于被官方认证的有实力的学校。
但现在的留学生,哪管那么多有的没的。主打一个只跟着qs的感觉走。参考来源过度单一,当然,后来的留学生也没办法,市场的选择就是他们的选择。有些英国大学没有跟上市场的选择,自然被安静的淘汰。
不过这个学校的确也辉煌过,很多强势专业,比如音乐类,表演类等,有学习中心,非常强,经常被挖老师。传媒类和教育类也是,这个学校也是传统的传媒类强校,最早开社交媒体管理的学校。也因为传媒在整个就业领域的势弱,渐渐的消散了。其实还有很多像计算机商科等等领域,这些学校其实都不差。只不过没有能进一步而已。
过去的york,其实没在读学生吐槽过这个学校,起码从师资,给分,对国际学生的友好程度,以及生活费,性价比等等情况来说,这个学校给国际学生的体验度都是极好的。学校也一直没变,只是学生变了,他们的需求发生了改变。
总了个结:以上三个学校,其实都进入过一段辉煌期,就像商学院为主的兰卡和巴斯这种学校,他们这几年也被疯狂挖走了师资。尤其是商科这种,福利好点的学校和资源多的老师才是绝配。这种资源组合才能长久,生源走差的学校只能被迭代掉。老师和学生一样,也要经历市场的选择。
其实被挖走师资这种事情不是好事情,说明学校留不住人。留不住人说明学校的吸引力降低。学校的吸引力降低又会使得学校重新换将,团队班子自然就不如从前。对于那些在qs排名没优势的学校来说,专业好,师资强,有额外的特色,可以形成差异化才是最后的出路。但往往很多学校保持不住这种优势,后面就没有然后了。链条运转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