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吃喝,被群众称之为“舌尖上的腐败”,主要是指违反规定接受、提供宴请,其中包括违规提供或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接受公款宴请及管理和服务对象宴请,以及违反规定组织、参加公款支付的宴请等行为,是典型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行为。

违规吃喝的根源,是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在作祟。

一杯酒、一顿饭、一件小礼品,看似无关大节,实则背后隐藏着谋事、谋利、谋权的影子,关系着党的作风和形象,绝非小事小节。广大党员干部要思想认识到位,谨防掉入“酒杯一端、坏事开端”的陷阱和泥淖,坚决抵制“四风”污染,以身作则、以上率下。

围绕大家关心的哪些饭不能吃等问题,我们梳理了“违规吃喝”的10种情形:

1、违反有关规定组织、参加用公款支付的宴请


典型案例

武汉市东西湖区新沟镇街卫生院院长童强违规公款吃喝问题。2023年1月13日,童强在参加东西湖区卫生健康局违规吃喝问题专项整治动员部署会后,晚上在该区某酒店违规组织新沟镇街卫生院9名中层以上干部聚餐,并邀请曾在该院工作过的其他卫生院院长、副院长共6人参加,席间饮用酒水,并安排本院会计垫付聚餐费用拟于事后用公款报销。2023年6月,童强受到党内警告处分,相关人员均受到相应处理。

案例分析 >>>

用公款宴请非业务招待范围的人员,属于违反有关规定组织、参加用公款支付的宴请行为,主观目的是吃喝,侵犯的客体是公共财产的管理制度,即违反财务制度。对此类违纪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警告直至开除党籍处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作为单位或部门主要负责人,若以私人聚餐名义违规组织公款宴请,还可能涉嫌刑法规定的贪污罪或职务侵占罪。

2、以无公函、伪造公函及“一函多餐”等方式的公款大吃大喝


典型案例

靖安县某中学校长应信强“吃公函”问题。2021年3月至6月,应信强为报销违规接待费用,安排工作人员利用“空白公函”“一函多吃”方式,虚列公务接待9次,违规报销费用共计1.2万元。应信强还存在其他违纪违法问题。2022年1月,应信强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免职处理。

案例分析 >>>

无公函接待,即接待单位对未出具公函的公务活动来访人员予以接待,并使用公款支付接待费用;“一函多餐”,即同一接待单位对出具一份公函的公务活动来访人员,安排多次工作餐;“伪造公函”,即通过弄虚作假、虚构接待事项、虚增接待人数等方式,违规吃喝或报销。在此类问题中,无论是组织者,还是参与者,都应该受到纪律追究。

3、在业务招待中违规饮酒或者提供香烟、高档菜肴酒水


典型案例

北京市政协原副主席于鲁明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问题。2013年至2022年,于鲁明先后收受礼品、礼金折合共计59万元;多次接受私营企业主在公司内部场所安排的宴请,饮用高档酒水。于鲁明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案例分析 >>>

“酒桌上好办事”、“无酒不成席”等积弊被群众诟病已久,在业务招待中提供高档菜肴、搞豪华宴请等行为,违反国家财务管理制度,背离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4、违反业务招待管理规定,超标准、超范围接待或者借机大吃大喝

典型案例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委员、副总裁沈东违规收受礼品、礼金,公款吃喝,接受超标准接待问题。2013年至2021年,沈东先后收受现金、高档酒水等礼品礼金折合共计21.7万元;组织原同事聚餐,餐费用公款报销;在广东省分公司出差期间,接受下属单位超标准接待,饮用高档酒水。2022年5月,沈东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其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案例分析 >>>

违规超标准、超范围公务接待或者借机大吃大喝,主要指业务招待安排的迎送方式、陪同人数、活动场所、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住宿、用餐标准和范围超过了《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和当地公务活动接待的规定标准等。对此类违纪行为,要视情节轻重给予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批评教育直至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5、躲进私人会所、单位食堂、内部接待宾馆、培训机构等场所违规吃喝


典型案例

重庆市公安局交巡警总队原党委书记、总队长陈军违规收受礼金,违规出入私人会所,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旅游安排问题。2013年至2021年,陈军多次收受礼金,带领下属接受私营企业主在私人会所安排的宴请;多次接受私营企业主安排,赴福建晋江、厦门等地旅游,相关费用均由私营企业主支付。陈军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案例分析 >>>

私人会所或私人会所性质的场所具有隐蔽性,组织和群众难以监督。一些单位、企业违反业务招待规定,将内部食堂改造为仅供少数特定人员餐饮娱乐的场所。从查处案件情况看,请托办事、利益勾兑往往是在隐蔽场所的酒局饭桌上完成的,饭是违纪之表象、局是问题之关键。

6、组织、参加老乡会、校友会、战友会、球友会、牌友会等以拉关系为目的、带有“小圈子”性质的吃请


典型案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司法厅原副厅长任杰灵,在初任自治区教育矫治局党委书记、局长后,便开始经常聚集一些干部吃吃喝喝、聚众娱乐,并通过这些活动在教育矫治系统形成了以其为中心的“酒局圈”。任杰灵在工程项目、干部调整中授意在重要岗位上的“小圈子”成员进行违规操作。同时为笼络“小圈子”成员,还利用权力大搞利益输送,违规解决“小圈子”成员的职务晋升、子女就业、亲属调动等事项。为选拔任用“圈内”干部,他甚至要求人事部门按自己的意图拟定干部任免方案、缩小考察范围。2017年8月,任杰灵被开除党籍;2017年9月,任杰灵被开除公职;其涉嫌违法犯罪问题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案例分析 >>>

通过老乡会、校友会、战友会等名义,以拉关系为目的搞违规吃喝,容易产生“小圈子”,可能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及廉洁纪律。需要注意的是,党员干部参加正常范围内的老乡、校友、战友等聚会,进行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人际交往,并不违犯党的纪律。

7、在上下级、同事之间违规组织饭局、聚餐,搞拉帮结派、利益交换

典型案例

保山市施甸县摆榔乡原党委书记李松应等人违规组织公款聚餐、饮酒问题。2022年4月,李松应与摆榔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陈毕华,摆榔乡党委委员、武装部长李三华3人商议,以干部调整工作交接为由,组织、邀约摆榔乡部分党政班子成员、干部职工及工作调动的干部共计50余人,在乡政府食堂违规公款聚餐、饮酒,支出5340元,造成不良影响。李松应、陈毕华分别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李三华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案例分析 >>>

借干部调整之机搞吃吃喝喝、迎来送往,助长了阿谀奉承、享乐奢靡等不正之风,庸俗化了同志同事关系,特别是在换届改选、干部集中调整之际,不论是使用公款还是私款请吃吃请、拉拉扯扯,都必须坚决反对。

8、不吃公款吃老板、不吃本级吃下级,接受、提供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

典型案例

辽宁省政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孙远良违规收受礼金,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问题。2013年至2022年,孙远良先后收受礼金共计143万余元;多次接受私营企业主在公司食堂安排的宴请,饮用高档酒水,相关费用均由私营企业主支付。孙远良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被开除党籍,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案例分析 >>>

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断深化落实,“四风”问题隐形变异,一些领导干部“不吃公款吃老板”“不吃本级吃下级”转嫁费用,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凡是存在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可能,无论宴请费用由公款支付还是个人承担,都属于违纪行为。

9、借考察、调研、检查工作等公务活动之机,违规接受管理和服务对象的宴请


典型案例

浙江省长兴县水口乡金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俊锋违规公款吃喝问题。2020年8月9日,陈俊锋组织金山村两委班子成员、部分承包组长、农家乐代表等外出考察学习。在考察结束后,陈俊锋安排参与考察人员和当地农家乐老板在饭店用餐,支付餐费1716元,并在水口乡三资监督管理办公室入账报销。2021年12月,陈俊锋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并责令退赔相关费用。

案例分析 >>>

借考察、调研、检查工作等公务活动之机,违规接受管理和服务对象的宴请,属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突出表现之一。

10、使用公款支付个人娱乐产生的费用、购买烟、酒等用于日常招待,或使用公款送礼、购买或发放土特产等礼品

典型案例

中国电科南京奥马光电公司原总经理徐永刚违规组织用公款支付的高消费娱乐活动问题。2019年3月至2020年10月,徐永刚先后22次在KTV等场所内组织高消费娱乐活动,其中有4次在中秋、国庆前后,相关费用共计22.48万元以餐饮费形式公款报销。徐永刚还存在其他违纪问题。徐永刚受到留党察看一年、撤职处分,并责令退赔相关费用。

案例分析 >>>

近年来通报的腐败案例中,违规公款报销问题屡见不鲜,且涉及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各方面,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报销餐饮发票套取费用支付个人娱乐产生的费用,或采购其他招待用品。

来源: 清风国门

本期编辑:郑 娟

本期校对:严晓璐 魏元恒

本期审核:严晓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