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江苏省戏剧家协会、《剧本》杂志、江苏省戏剧文学创作院承办的江苏文艺名家晋京——罗周编剧作品展演系列活动将于4月13日至21日在北京举办。
经典与新作共舞,传统与现代交响。本次展演将通过六大剧目展演,进行跨越时空的戏剧对话。4月13日,作为开幕式剧目,昆剧《六道图》将登上梅兰芳大剧院,通过昆曲婉转的唱腔与写意舞台,探讨人性与命运的终极命题。
扬剧《郑板桥》(4月14日,梅兰芳大剧院)聚焦清代文人郑板桥的艺术人生,以扬剧的质朴风格还原“扬州八怪”的文人风骨与民生情怀。
闽剧《幻戏图》(4月17日,梅兰芳大剧院)跨界融合福建戏曲元素,以奇幻叙事揭开古代画师笔下的秘境,探索戏曲与视觉艺术的交融。
昆剧《世说新语》(4月16日,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剧场)以魏晋名士风流为题材,用昆曲的雅致诠释《世说新语》中的哲学思辨与文人精神。
秦腔《无字碑》(4月20日,梅兰芳大剧院),以秦腔的苍劲唱腔重塑武则天传奇,探讨历史书写与女性权力的复杂关系。
《织造府》(4月21日,北京保利剧院)以江南织造府为背景,通过越剧柔美唱腔演绎人生与艺术的碰撞,展现《红楼梦》文化的瑰丽画卷。
同时还将举行罗周编剧作品研讨会,届时将邀请多位国内戏剧界权威专家,围绕罗周的创作成果展开研讨,推动戏剧理论体系的深化。
谈及开幕式剧目,罗周表示,由石小梅、李政成演绎的《六道图》是李老师第一部原创昆剧,也很可能是石老师最后一部作品。“6年前,她已开始对收官之作的构思。我给她讲了很多个故事,最终她选择了《六道图》、吴道子。写作时,我觉得这是我给石老师的礼物,致敬她65年的艺术生涯。可首演时,台上的她唱到主曲【江儿水】,台下的我忍不住嚎啕大哭。直到这一刻,我才意识到,这是石老师给我、给我们的至高的礼物。她向茫茫天地展示了艺术家在跋涉路上的孤独、痛苦、焦灼、绝望、执着、燃烧、割舍、奉献……展示了我们必须承担的一切苦乐,甚至预言了我们必须经历的、酷烈的命运前景。为自己、为他人、为时代,登上前所未有的高峰,精疲力竭,又畅快淋漓。然后我们倒下,成为后人继续攀行的阶石。”
罗周动情表示,“《六道图》,是每一个主创给彼此的礼物,倾尽全力;是我们给观众的礼物,观众们的念念不忘,也是对我们的反馈;我们因《六道图》相聚,倾听众多生命震荡的风雷,这是时代给予的礼物,同样,我们也用《六道图》,献礼这个时代。”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丁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