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年间,一县令好友不幸去世,他让仆人带去300两银子。仆人回禀:银子已给他家女儿。县令大怒:“他家是独子,哪来的女儿?”原来仆人送错了人家。县令当即做了一个决定,谁料,这个决定竟影响他一生
县令吴棠,官职不高能力却很强,在他任职期间,清河县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由于他从不懒政,因此,每天的行程安排的很满,不仅需要开堂判案,更得乔装走入百姓的生活,听取民声,感受民情。
虽然作为一个在四书五经熏陶下走出来的文人,但是他却很有自己的政治思想,不古板,能因地制宜,人人都赞赏他的能力。
这天他起了个大早,准备去隔壁村镇赶集,这个集市可以便于他考察百姓的生活,并且一年一次,很难得。
但是,就在他刚坐上马车准备出发的时候,就被一个小厮给拦下了,原因是他的好友给他发了吊唁贴。
好友的父亲去世,路径此地,在一处湖泊之上停留,他本该亲自前往,可被政务绊住了脚,身为一方父母官,个人私事都是可以往后放的。
于是,他便决定让小厮带上钱以及自己的亲笔书信前往,也正是因为他要赶市集,所以并未对小厮交代清楚,所以闹了一个大误会。
小厮找到库房取了三百两匆匆往城郊赶去,在看到一处湖泊的时候,上面果然停靠着一只挂着白幡的船。
等他走近,才发现里面有两位妙龄女子正在小声啜泣,这两位女子看到他之后便一前一后的走出来行礼。
小厮满心想着就是完成任务快回去吃饭,于是,便将银子交到他们手中说:“这是我们家老爷的一番心意,还有这封信,姑娘节哀。”
说完,便转身离去,徒留两位姑娘疑惑不已,他们打开信看到里面的内容,这才知道,是这位小厮送错了,因为在湖泊的另一边,还有一只船。
但是,他们正因无钱将父亲回乡安葬而烦恼,于是,便暂且现将钱收了起来,可人却没有着急走。
这边,小厮回到家已经是日薄西山了,刚巧碰上了刚回来的老爷,便赶紧跑过去回话。
吴棠累了一天,本想着好好休息,却没成想,这小厮办了一件糊涂事。
因为,他一听女儿就不对劲,他这老友压根没生过女儿,顿时,也为自己这三百两心疼起来。
第二日,他空闲下来,决定亲自去看看,在小厮的带领下,他果然看到了那条白船。
只是,在听闻两位女子的悲惨遭遇后,便不忍心要钱了,于是,他劝慰两人一番,还说,如果需要帮助,尽管跟他开口,既然到了他管辖的地界,断然没有让官友埋骨他乡的道理。
两位女子也十分感激的再三拜谢,由此,他们的缘分也算是结下了。
旁人也就算了,关键其中刚好就有日后的慈禧太后,这一路上她们姐妹尝尽了人性冷暖,见惯了那些伪善的面孔,遇上这样一位真诚善良的人,自然心存感恩。
而吴棠也很淡忘了此事,可他的福报却没有迟到,之后,他短短几年,便像是转了运一般,节节攀升,升职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好在,他的能力也能跟的上,不管是赈灾还是镇压叛乱,都很有成效,朝野之中的同僚也不免为他竖起大拇指。
而能力非凡的他抓住了每一次机会,让百姓安居乐业,让皇上啧啧称奇,李鸿章对他也是极尽赞赏。
他也实实在在用政绩在朝堂和百姓心中站稳了脚跟,只可惜,他过于守旧,在后半生倒也表现出了许多局限性,成为了一个有争议性的晚清重臣。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吴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