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方唱罢我登场,万科也杀入番禺这轮绞杀局。

日前,万科南站项目出炉,开设城市展厅,正式案名“万科檐屿城”。



推售77-135平户型,计划五一前后开盘。

·分为南北两块宅地,首开北地块,9栋楼;

·首开1#和9#,33层,2梯5户,层高2.95米;

·首批建面约77、88、103、105平,使用率127-137%;

·配套九年制学校,大概率名校,比周边项目要好;

·收楼时间约27年年底。

南站首个高使用率新规户型,万科会带来板块急需的新学校。

另一方面,给缺乏热度的南站,带新流量,提供更有性价比选择。

比较适配的客户有:

1、7号线和自驾的番禺地缘客;

2、2号线的市区客,海珠为主,海珠湾隧道开通后,很方便;

3、经常出差,要用到南站、机场出行的业主;

4、原本买北滘、陈村、三山新城的广州客。



万科在小户型上,安排了两个77,两个88。

据说是走访附近需求,针对不同业主,做了定制化,特别设计可变延展空间。

样板间装标比较有特色和精致,和之前看过的样板间有很大不同,无论色彩搭配,还是家居的摆放,就有生活实感。

起步上车户型77平3房2卫



竖厅格局



主卧



88平3房2卫

设置可变空间,可以自由选择要大主卧+衣帽间。



客厅面积大了,升级到约6米多大阳台。



客厅旁书房



主卧270°采光面,以及梳妆台和衣柜



和88同样的,103也安排了可变空间,给业主选择延展。



想要完整户型图和资料包的朋友,欢迎添加小C获取。

项目外立面,设计了琴键式,匹配南站天际线。



家门口还有约1000方檐下集市、约1300方社交草坪。

听销售介绍,万科檐屿城在产品设计上,团队还专门去了日本坂田采风学习。

接下来,就看项目配套的兑现度,能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了。

·南站通勤,2号线+7号线+22号线+湾区城际+海珠湾隧道

2号线+7号线+22号线,去海珠西、老越秀、长隆万博、白鹅潭、白云机场,都是一条线直达。

还有大湾区城际1号线,串联周边城市,一小时通勤圈,出差很方便。



不过,项目距离地铁站并不近,有1.5公里的距离,步行太远。

万科解决方案是,计划开设班车接驳到石壁站,避开南站人流。

考虑自驾更多,去长隆大概10来分钟,到市区通勤约30-40分钟。



在东晓南放射线海珠湾隧道开通后,南站和广州中心城区的自驾时间会缩短到15分钟。



·商业等待兑现,南站值得期待

首先,项目自带2万方的生活街区,是“开放式+公园+街区”模式。

其中商业,会以岭南骑楼的建筑呈现。



南站东广场ICC的2万方商业,会是天环同一商业团队运营;还有南站花城汇下沉广场,这也是新增量。



其实,南站的规划和饼,都是很有预期的,能吃得下的。

万科的到来,也是连片开发,缝合城市断裂带,未来从南站喜街,到新地块,到足球公园,有望在城市界面上形成连片成势发展。

就要看,南站能不能撑得起这些商业和办公体量。

附近的城市界面很新,但很明显的氛围没搞起来。



有一个很明显的感受。

南站,最不缺的就是人,最缺的也是人。

擅长在广州造城的万科,有机会成为南站的改命推手。



成型的城市之光、万科欧泊,入住率都很高,万科住宅可以给南站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居住氛围和人气。

花地湾(理想花地)、黄埔新城,两个都是大城改造。

万科身为南站商务区,最早一批的拓荒开发商,建成的南站万科中心,世博汇等等,都出自万科之手。



其实,南站板块热度起不来,始终互相伤害,如何把南站蛋糕造大,从人流变成留人。

新鸿基,是给南站拉天花板的,ICC和写字楼,是南站的最大预期。东广场商业已经封顶,写字楼也有一栋封顶。



峻銮过半客户都是香港客,首批也收楼了,步入兑现期。



目前,南站已引入中建四局总部、三雄极光总部、佳宁娜集团(香港)、李锦记华南总部(香港)等企业。

喜街商业体,对外营业。



接下来,就看万科的造城功力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